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88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当今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所说的“铁幕”是指什么?他演说的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
(3)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2.单选题(共19题)

3.
俊伦改革规定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 )
A.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B.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C. 确立民主政治体制 D. 促进城邦经济发展
4.
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5.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进行议会改革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权利法案》的颁布
6.
下列法律文献与其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
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D.《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7.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都赋予总统(  )
A.军队统帅权B.立法权C.司法权D.解散议会权
8.
“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
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刊发《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D.反击英法列强干涉
10.
1935年1月,红军占领某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是    (   )
A.瑞金B.吴起镇C.遵义D.会宁
11.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该事变发生的背景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有关
B.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采取反蒋抗日的政策
C.它的发生加剧了抗日战争的发生
D.该事变的发动者只有张学良
1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并开始播音。1940年最可能播报的新闻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百团大战
13.
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先生到了重庆。***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A.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抗日战争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14.
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是()
A.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B.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
C.废除资产阶级的法庭
D.公社政权是经过人民自己选举建立的
15.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前提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16.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谈到两岸关系时曾说:“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关系“相合”是基于
A.“一个中国”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
C.“和平统一”方针
D.“平等协商”精神
17.
1971年10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   (   )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18.
2016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上述情况表明()
A.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B.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D.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20.
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
A.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B.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C.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21.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美国重新争霸世界B.中国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选择题(共1题)

22.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