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个词,产生角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
材料二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帕特农神庙被改为教堂。为了抹去异教的历史,许多雕刻被污损了。后来雅典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基督教堂随之被改为清真寺,寺旁还设置了尖塔,雕像遭到进一步污损。……1801年,英国大使埃尔金伯爵着手把雅典卫城的艺术品大批运回英国。……19世纪初,到这里来旅游的北欧贵族日益增多,数以百计的雕塑碎片被他们顺手拿走当作纪念品。现代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破坏在对雅典娜奈克神庙的破坏中表现得最为显著。随着酸雨对大理石的溶解,雅典娜奈克庙可以说正在分崩离析。这座象征着胜利的庙宇,现在由于受到人类的破坏而形象怪诞,失魂落魄。
——《永久的辉煌·雅典卫城》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余秋雨把“伟大”这个词留给罗马的理由。
(2)材料二指出雅典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上面临着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雅典卫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你认为应该如何加以保护?
材料一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个词,产生角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
材料二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帕特农神庙被改为教堂。为了抹去异教的历史,许多雕刻被污损了。后来雅典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基督教堂随之被改为清真寺,寺旁还设置了尖塔,雕像遭到进一步污损。……1801年,英国大使埃尔金伯爵着手把雅典卫城的艺术品大批运回英国。……19世纪初,到这里来旅游的北欧贵族日益增多,数以百计的雕塑碎片被他们顺手拿走当作纪念品。现代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破坏在对雅典娜奈克神庙的破坏中表现得最为显著。随着酸雨对大理石的溶解,雅典娜奈克庙可以说正在分崩离析。这座象征着胜利的庙宇,现在由于受到人类的破坏而形象怪诞,失魂落魄。
——《永久的辉煌·雅典卫城》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余秋雨把“伟大”这个词留给罗马的理由。
(2)材料二指出雅典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上面临着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雅典卫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你认为应该如何加以保护?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
材料一 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
——据冀城《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
材料二 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据《孙中山全集》第2卷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国人有关修筑铁路的主张。(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3题)
3.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的工商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该阶层不可能
A.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
B.不满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 |
C.要求改变平民的处境 |
D.反对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 |
5.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见证了英国13位首相的更迭,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A.为了显示公正,拒绝行使手中的权力 |
B.是世袭的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
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
D.是没有实权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6.
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 总统
B. 议会
C. 内阁
D. 法院
A. 总统
B. 议会
C. 内阁
D. 法院
7.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
D.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
8.
中国抗日名将孙立人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获得过由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第三等级不列颠帝国勋章,这主要是表彰他在
A.淞沪会战中痛击日军 |
B.太平洋战争中配合英军 |
C.缅甸对日作战中解救英军 |
D.南京沦陷时救护英国侨民不受日军屠杀 |
9.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
C.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
10.
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
B.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
D.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
12.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
D.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
13.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4.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
B. 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
C. 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 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A. 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
B. 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
C. 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 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