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7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1870年以后,法国的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第一步退让是由过去坚决不肯妥协、死死抓住政权不放的保皇党人做出的,这以后,法国就确立了议会的统治;法国也不再发生革命了,开始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

——钱乘旦《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指出其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单选题(共5题)

3.
梭伦改革后,贵族专权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新”问题出现了。雅典“新”问题的出现,源于梭伦改革
A.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
C.过度削弱了贵族特权
D.制定了财产等级参政制
4.
恩格斯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两国努力追求各阶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两国在政治文明实践中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C.两国的社会结构及治国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D.两国是以维护奴隶主阶级专政为本质目的
5.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口中的“全体人民”是指
A.全体居民
B.本邦的成年男子
C.成年男子
D.本邦有财产的成年男子
6.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A. 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 公民缺乏充分民主
C. 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 法律可随意被解释
7.
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