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与众议: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与众议: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单选题- (共15题)
3.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 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 B.程序的复杂性 |
C.公民集体参政 | D.决策的科学性 |
5.
1710-1714年间,为尽快结束长期战争,英国安妮女王先后罢免内阁中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建立起托利党的一党制内阁。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B.国王掌握着国家大权 |
C.政党受到了国王控制 |
D.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善 |
7.
1875年1月30日,法国国民会议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大学教师瓦隆提出的政权组织法,间接承认法国为共和国,而当时738名代表中仅有200人赞成民主制。反映了
A.共和政体的确立艰难曲折 |
B.民主政治是发展潮流 |
C.保皇派在斗争中彻底失败 |
D.法国政体极不完善 |
8.
表1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妥协让步,产生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宪法。这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
表1
代表 | 土地投机者 | 高利贷者 | 工商航运者 | 持大量公债者 | 奴隶主 |
人数 | 14 | 24 | 12 | 40 | 15 |
表1
A.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
C.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 D.协调了各阶层间矛盾 |
9.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表明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
B.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 |
C.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
D.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 |
11.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此规定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 B.摒弃了传统封建财政制度 |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议员 | D.体现立法机构内相互制约 |
12.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B.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C.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
D.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
13.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
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4.
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这些规定
A.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
B.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
C.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依据 |
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
15.
学者方之光指出,洪秀全“虽犯了这样那样的甚至严重的错误”/‘仍不愧为近代历史上伟大的农民革命家。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洪秀全
A.制定了反映农民要求平等的纲领 |
B.大力借助西方宗教思想 |
C.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
D.将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