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7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判断题(共4题)

1.
万民法的出现体现了罗马人政治上的灵活性及处理民族关系上的高超智慧。
2.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规定中国割地、赔款、通商,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3.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_______)
4.
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以大国倡导、经济先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请回答:
(1)中共诞生于哪一年?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
(2)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这场战役的时间和名称。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6.
在今秋的杭州G20峰会上,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正在失序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和新的行动指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新型国际关系正逐渐形成。请谈谈你对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 

3.单选题(共20题)

7.
斯皮瓦格尔认为:“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改革措施是
A.鼓励发展工商业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财产等级制D.制定“陶片放逐法”
8.
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促进国家体制形成的最主要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按地域关系划分选区
C.设立“陶片放逐法”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9.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由此可见,罗马法
A. 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
B. 维护了西方的代议制度
C. 确立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D. 适应了小国寡民的需要
10.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以“97对1”和“348对77”压倒性的投票结果推翻了总统奥巴马此前做出的否决,强行通过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这表明美国政治体制中
A.总统没有实权
B.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出现权力混乱现象
D.国会立法权独断专行
11.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一条款应出自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3.
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战争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下图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A.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C.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D.成为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5.
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
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粉碎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
16.
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7.
董保存《走进怀仁堂》中记叙了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这一事例说明
A. 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C. 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D. 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
18.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C.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19.
去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柬埔寨首相在参加一场华人华侨春节活动时宣布,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上述情况表明
A. 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     B. 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D. 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
20.
据媒体报道,江西省某市原人大代表熊某纠集多名同族兄弟称霸乡里,威胁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干扰基层组织选举。材料中“村霸”现象的存在
A.中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B.违背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C.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D.摧毁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1.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谈到两岸关系时曾说:“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关系“相合”是基于
A.“一个中国”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
C.“和平统一”方针
D.“平等协商”精神
22.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推断,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外交领域的突破和发展,通过不断努力,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其关键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24.
***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收获就在这里。”两人话题的核心是指
A.中苏建立同盟关系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5.
下图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采取的某一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根本意图是
A.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B.实现人道主义援助
C.增强美国经济实力
D.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26.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一体化
D.集团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