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1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2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

请回答:
(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材料2体现了西方代议制的什么原则?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防止独裁暴政的?

材料2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

请回答:
(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材料2体现了西方代议制的什么原则?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防止独裁暴政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图2和图3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图2和图3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2题)
3.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
C.颁布“解负令 ” |
D.鼓励发展工商业 |
4.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 |
B.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 |
D.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
5.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8.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 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 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 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
A. 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 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 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A.责任内阁制 | B.代议制民主 | C.两党制 | D.君主立宪制 |
10.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
A.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B.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
C.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 |
D.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
1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 B.关税自主权 | C.贸易主权 | D.外交主权 |
12.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B.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
C.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
D.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
13.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 B.社会治安混乱 |
C.土地兼并严重 | D.官吏贪暴腐败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