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上海卷适用)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707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英国新貌)

材料一


材料二 地理上的得天独厚以及一个有知识的工人贵族阶级、一个不太有知识的高原人和爱尔兰人的广大基层、和低劣的、不太清洁的居住条件的传统汇合在一起,已使格拉斯哥区域随着新经济力量的解放和扩大其作用而一变再变,已使新工业文明的最好和最坏产物在那里继续争荣并茂成为势所必然。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1) 就研究工业革命而言,①以上材料一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__________;②属于间接史料史料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2)材料二中作者从哪些视角对工业革命进行了评价?
(3)结合所学,说说你对“新工业文明”中“最好和最坏产物……争荣并茂”的理解。
2.
(三)梁启超谈中西文化
材料一:1919 年,英国科学家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国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遨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 年到1923 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 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战正酣之时。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 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国中那些老辈,故步自封。说什么西学都是中国所固有,诚然可笑;那沈醉西风的,把中国甚么东西都说得一钱不值,好像我们几千年来就像土蛮部落一无所有,岂不更可笑吗?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途径不可,因为他们研究的方法实在精密。……所以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我们人数居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们对于人类全体的幸福,该负四分之一的责任。……”

——摘编自《梁启超传》、《欧游心影录》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论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概述材料二中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要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梁启超对中西文化的主张?

2.判断题(共2题)

3.
   将下列“时代”与“体制”名称相匹配。
4.
17-19世纪,各国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式主要有革命、改革、民族解放运动、王朝战争四种,请将相应国家填入表格。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E.德国;F.日本
方式
国家
革命
 
改革
 
民族解放运动
 
王朝战争
 
 

3.单选题(共12题)

5.
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收入分为五百麦斗、三百麦斗、二百麦斗、不及二百麦斗四个公民等级,这种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始自
A.梭伦改革
B.梭伦改革前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时期
6.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根据相关规定,于2016年7月13日在内阁议会最后一次出席首相问答环节后,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该现象表明英国
A.责任内阁制已形同虚设
B.首相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C.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
D.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7.
冷战结束,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这是因为
A.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美国综合实力全面衰退
C.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D.美国政策由对外转向对内
8.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初,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国家干预
B.自由放任
C.重商主义
D.计划经济
9.
17世纪中叶,香料、茶叶等商品不再是欧洲人奢望难求和无法使用的了,而是成了广大居民消费的对象。材料现象得益于
A.欧亚间贸易的开展
B.新航路后的“商业革命”
C.美洲的发现和开发
D.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
10.
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此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
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
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11.
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
12.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由于自然经济抵制,轻工业产品进口总量下降
B.轻工业产品出口比例增加,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C.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比例增加,说明到1936年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进出口比例变化表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13.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下图票证的取消到下图的出现,从本质反映了我国
A.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B.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C.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D.网络经济的兴起
14.
鲁迅曾撰文评论某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5.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
A.共和政体不断发展完善
B.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终结
16.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评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