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6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金额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1)材料一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各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总统是如何被“驯服”的?

2.单选题(共38题)

2.
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点是
A.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B.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C.打击了旧氏族贵族势力
D.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3.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4.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5.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现行窃盗被捕的,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泊峨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A.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保留较野蛮的习惯法
D.突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6.
罗马法中的“最高裁判官法”运用皇帝特许他们颁布告示和命令的权力,在处理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给予司法保护和有效调整。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严谨与苛刻
B.专制与独断
C.形式与随意
D.务实与灵活
7.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8.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敌的入侵破坏了法国民主化进程
9.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先后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成为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的榜样。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 国家元首均为选举产生
B. 国家权力中心均在国家元首
C. 内阁均必须对议会负责
D.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
10.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
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
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A
B. B
C. C
D. D
11.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的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12.
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21个中等城市也不乏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
C.1832年议会改革
D.1875年“一票共和”
13.
2017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可奈何地签署了一项针对俄罗斯等三国的制裁法案,因为此前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一法案。这体现了美国政府权力构建中
A.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
B.总统不具有立法否决权
C.国会对总统的权力制约
D.国会立法权至高无上
14.
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总统制B.联邦制C.共和制D.邦联制
15.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宪法和选民负责。这主要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16.
2016年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首相特雷莎·梅无权动用行政权来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政府必须获得议会授权才可以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材料主要体现英国
A.国王依然掌握部分行政权
B.首相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
C.政治蕴含分权制衡的理念
D.尚未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
17.
“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由由间接选举产生,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以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以变为贵族院。”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
A.脱离法国国情
B.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C.不能维持长久
D.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
18.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9.
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政治生活的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美国政党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美国政党政治实现了竞选对手的公平竞争
C.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D.美国国会或总统选举在程序上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0.
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年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
A.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
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
C.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21.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一项是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
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22.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3.
如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A.A
B.B
C.C
D.D
24.
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却是英国获胜。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是与作战方针有直接的联系
25.
1880年,薛福成写到:“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埠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农民阶级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C.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洪秀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27.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D.它们都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纲领或方案
28.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
30.
红军被迫长征的“被迫”的正确理解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存在
B.中央革命根据地已完全丧失
C.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党的领导严重削弱
D.国民党势力过于强大,避开敌人主力
31.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房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口口口口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口口口口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3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
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抗战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有效抵抗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3.
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凇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34.
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期,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B.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
D.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35.
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36.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B.①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7.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38.
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39.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选择题(共9题)

4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 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4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 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刍议

陆振岳

    对儒学在我国学术文化中的位置,要作恰当的估计。可以肯定,儒学不等于“国学”。我国的远古文化,就不能归于儒学。有人说,国学以儒学为中心,这也不能令人信从。在先秦诸子里,家数很多,即使是在司马谈所论的六家、《汉书·艺文志》记述的十家中,儒家只是其中之一。儒学尽管在先秦成为显学,却不是至高无上的。道家、墨家、法家对孔子的批评就不少。撇开宗派的成见,不无合理的因素。至于老子用道阐发的宇宙论,远非孔子所能及。《墨子》里关于数学、物理学、工艺学的发明,也是儒家所无。这是人所共知的。

    孔子不仅在父母之邦的鲁国终究没能够施展其抱负,而且周游卫、宋、陈、蔡等地,也没有受到重用,而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就是由于任用了被孔子斥为“不知礼”的管仲。秦国称霸西戎,开始于孝公信用商鞅,实行变法。始皇统一六国,儒生虽被立为博士,但最终因“以古非今”的罪名而横遭惨祸。刘邦开始也极轻视儒者,拿儒冠当溺器,骂郦食其是“竖儒”,讨厌陆贾称说《诗》《书》,只是因叔孙通替他制定朝仪,感到做皇帝的尊严、可贵,而后才较多地任用儒生。刘恒、刘启主张无为而治,窦太后崇黄老之术,出现了史称的“文景之治”。司马谈在武帝初年写成的《论六家要旨》,抑儒而扬道。他说,“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谈所处正是崇道的年代,对道家难免溢美。可是,班固据刘歆《七略》祖本撰《汉书·艺文志》,已是崇儒之世,《汉书·艺文志》中所论十家,都列长短,儒家也不例外。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渐渐地使儒学的地位得到抬高。以儒学为统治思想,目的在于强化汉家的统治。

    应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独尊儒术,乃是统治者运用超学术文化的权力造成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以,有人竟然把孔子说成是有帝王的道德又有帝王的才干却没有帝王命运的“素王”;是黑帝的儿子,当称“玄圣”;把《六经》的著作权统统划归孔子,并且制造出为汉制作的神话来。显而易见,这绝不是孔子的本来面目。二是儒学的独尊地位,2000多年来,只是在统一的王朝为着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时才需要,并不是始终如一地反映在一切时期。历史呈现的迹象表明:儒学的盛衰,与统治者的是否有力地加以倡导密切相关。而当一个王朝到了再不能统治下去的时候,儒学是毫无作为的。所以,当这样的统治行将崩溃的时候,儒学的地位也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动摇。正因如此,在我国旧民主革命胜利后,儒学的那种官方哲学的地位也就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当然,这样并不是否定儒学的价值。从孔子到孟子、荀子、董仲舒以及宋明理学家,他们在学术文化的多种领域中均表现了大智大慧,给人以启迪。在他们留下的遗产中,蕴藏着可开发的丰富资源,其中有的早已渗入我国各民族首先是汉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如“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博学”“知耻”“义然后取”“孝亲”“尊长”等等,其作用是积极的;还有反映人民利益的言论,如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黎民不饥不寒”“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此等等,无疑是可贵的。

(有删改)

43.

如图所示,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蹄形磁体水平放置,闭合开关,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导体ab应(  )

44.计算:(﹣4)2015•(0.25)2014={#blank#}1{#/blank#}.
4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4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4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4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8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