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65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有哪些?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

2.单选题(共22题)

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雅典哪次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柏拉图改革
3.
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缺乏对贵族权益的维护
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利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罗马帝国的没落
4.
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宪法依据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宰相由议会选出并对议会负责
C.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大权
D.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
5.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A. 君主制在英国结束
B. 英王丧失行政大权
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两党制
7.
***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8.
有人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出于对袁世凯个人品质的不信任,仓促地用责任内阁制代替总统制,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这实质上反映了
A.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C.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性的矛盾
D.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9.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C.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10.
钱穆先生曾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颁布《资政新篇》
11.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
12.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国共合作道路
C.民族统一战线道路
D.城市中心道路
13.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4.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A.无产阶级第一次尝试建立政权的教训
B.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C.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的经验
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成现实的伟大成就
15.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十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巴黎公社革命
D.二月革命
16.
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入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与建国初期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制订和颁布改革开放以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形成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7.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19.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20.
《大国崛起》一书中说:“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下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
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
C.美国的扶持
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
21.
一本历史书在描述某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时,分别用了“别了,雅尔塔”“鼎足之势话西方”“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东方”等标题。由此推断,该时期的典型特征是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俄罗斯走出低谷
D.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22.
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掠夺工业原料
B.割占中国领土
C.进行资本输出
D.抢占商品市场
23.
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
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
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战略选择
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

3.选择题(共4题)

24.

如图所示,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蹄形磁体水平放置,闭合开关,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导体ab应(  )

2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2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2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