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6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可谓见仁见智。十月革命前后,普列汉诺夫就反对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认为“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出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苏联解体后,在“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下,俄罗斯主流社会以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占主导,说“十月革命是历史的误会”。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予以批驳。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3.单选题(共12题)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雅典哪次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柏拉图改革
4.
近代某一条约规定: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国民之间的民刑案件,依被告主义原则,均由被告所属国的法院或领事法庭依所属国法律审理。这一条约可能签订于
A.1842年
B.1843年
C.1895年
D.1901年
5.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6.
1961年9月,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铁托提出:“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A.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中立政策
B.体现出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C.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D.标志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7.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筑柏林墙是为了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即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它们都有一批支持者……双方都展现了传教般的狂热……(它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胜利者……”对这里的“传教”理解正确的是
A.传播天主教
B.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
C.推行各自的意识形态
D.宣传民族主义
9.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C.“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0.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该观点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自由主义B.人文主义C.人道主义D.理性主义
11.
清人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材料中“幼安”是指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2.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技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能够印证此观点的是
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发明
C.印刷技术的发明
D.火药的发明
13.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的根源在于
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
14.
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下列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银河—Ⅰ号”
B.“两弹一星”“载人飞船”“反思文学”
C.“《义务教育法》”“211工程”“科教兴国”
D.“三个面向”“伤痕文学”“杂交水稻”

4.选择题(共1题)

15.

国务院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 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晶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弘扬工匠精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