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6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最能体现恩格斯的论述。分析该措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简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及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的局限。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结合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2)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示例: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材料二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3)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3.

   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先秦时期已有许多关于环保的史料,《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保护自然资源的《伐崇令》、《野禁》等,“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北宋十分重视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明清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并有所发展。

——根据《古代环保制度之镜鉴》整理

材料二、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原因。在治理环境方面英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2.单选题(共13题)

4.
“他在富人以及强有力的极少数人与穷人、无所依傍的大多数雅典公民之间进行调解。他……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实行了改革,对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行使具有深远影响。”这里“他”指的是
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
5.
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
A.提秀斯B.梭伦
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
6.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光荣革命后具备“原创性”特征的是
A.任期制的出现
B.君主制的保留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议会制的形成
7.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8.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原来割据一方的地方各派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飞向南京。在整个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部队奋战在抗战的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主要反映了
A.各派军阀一致抗战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9.
据考证:“长征”一词来源于1935年5月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如图是《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
B.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
C.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土地革命
D.红军在长征的途中重视民族团结
10.
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惟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
A.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
B.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
11.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对材料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12.
阅读下图所示中国外交活动。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A.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13.
“末事(商业活动)不禁,……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商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分封制,行郡县制
C.恢复周礼,实行仁政
D.行法治,实行严刑峻法
14.
近代中国国势沉沦,救亡图强成为时代最强音。下列人物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张之洞
D.郑观应
15.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6.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作者强调的是( )
A.形成统一的史学文化心理认同
B.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C.提倡以否定的精神来研究历史
D.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