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思想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中国思想家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故必将有……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伪同为)也。”
(1)综合材料一、二,比较荀子与孟子观点的异同。
材料三: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莎士比亚时代的人们为什么对人性持如此乐观的态度?
材料四: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3)据材料四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内在限制”?综合材料二、四,比较汉密尔顿与荀子观点的不同。
材料一:中国思想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中国思想家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故必将有……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伪同为)也。”
(1)综合材料一、二,比较荀子与孟子观点的异同。
材料三: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莎士比亚时代的人们为什么对人性持如此乐观的态度?
材料四: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3)据材料四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内在限制”?综合材料二、四,比较汉密尔顿与荀子观点的不同。
2.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历程中,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回答以下问题:
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在蒸汽机使用后,英国的经济和工人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2)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被形容为“跛脚巨人”。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说说“巨人”是指什么意思?“跛脚”是指苏联经济中存在什么弊端?

(3)19世纪的英国面临的劳资关系问题,在其他西方国家也遭遇过。20世纪的苏联面临的经济体制问题,在中国也遭遇过。简要说说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是怎样解决的。
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在蒸汽机使用后,英国的经济和工人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2)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被形容为“跛脚巨人”。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说说“巨人”是指什么意思?“跛脚”是指苏联经济中存在什么弊端?

(3)19世纪的英国面临的劳资关系问题,在其他西方国家也遭遇过。20世纪的苏联面临的经济体制问题,在中国也遭遇过。简要说说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是怎样解决的。
2.单选题- (共33题)
6.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8.
有学者在1937年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让作者发此感言的背景是
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武昌起义成功
C.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抗日战争爆发
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武昌起义成功
C.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抗日战争爆发
9.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它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
C.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
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14.
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
A.海禁 | B.重农抑商 |
C.闭关锁国 | D.抑制兼并 |
18.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
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
19.
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言利”的表现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B.创办汉阳铁厂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创办京师同文馆 |
22.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4.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下列主张与此情境相符的是
A.因信称义 |
B.社会契约 |
C.因行称义 |
D.天赋人权 |
29.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日心说 |
B.进化论 |
C.经典力学 |
D.相对论 |
34.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古典主义 | B.现实主义 |
C.浪漫主义 | D.现代主义 |
3.选择题- (共8题)
41.
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42.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相机调控”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43.
近年来,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刷新了“中国速度”,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日俱增。由此可见,科技创新( )
①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4.填空题- (共1题)
44.
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请在阅读下列表格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 中国 | 美国(18世纪晚期) | |
西周 | 秦朝 | ||
面临问题 | 在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情况下如何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 在一个刚经历了几百年分裂与割据的国家如何巩固统一 | 邦联制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制度名称 | | | |
| (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给诸侯; (2)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等义务 | (1)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____________ | (1)____________ (2)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
历史影响 | (1)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1)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1)____________ (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