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放到美国全球战略的更大背景中、特别应根据美国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度来进行考察。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中国的友谊,但美国政策的长期目标,肯定不是建立在利他主义或依恋中国文化或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国对战后东亚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实际考虑之上……1945年春,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直截了当地询问国防部长史汀生:“我们针对苏联影响远东的政策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对抗这种影响的抗衡者?这个抗衡者是中国还是日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析材料中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放到美国全球战略的更大背景中、特别应根据美国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度来进行考察。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中国的友谊,但美国政策的长期目标,肯定不是建立在利他主义或依恋中国文化或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国对战后东亚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实际考虑之上……1945年春,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直截了当地询问国防部长史汀生:“我们针对苏联影响远东的政策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对抗这种影响的抗衡者?这个抗衡者是中国还是日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析材料中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 (共11题)
3.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国王和两院一样有提出法律的权利”“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 )
A.统一后的德国不过是一个用议会装潢出来的专制国家 |
B.普鲁士的国家制度已经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
C.普鲁士在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同时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
D.普鲁士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4.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
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
5.
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祖国大陆此观点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航和通商 |
C.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 |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
7.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
8.
1493年,哥伦布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
B.哥伦布彻底解决了亚欧大陆的饥荒问题 |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
9.
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10.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C.邓小平"南方谈话" |
D.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11.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你会选用下列哪一诗句加以印证?
A.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 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12.
1930年6月,美国国会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