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宁洱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5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他们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有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首先表现为反对天主教神学。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现象?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他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在什么问题上有相似(同)的记录?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能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2.单选题(共29题)

4.
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的阶级基础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鼓励发展工商业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5.
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A.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D.西方列强的侵略
6.
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7.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8.
曾经占领雅典出海门户,后被梭伦率军打败的希腊城邦是
A.斯巴达
B.马其顿
C.色雷斯
D.梅加腊
9.
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
D.均输法
10.
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B.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C.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D.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11.
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   )
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12.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指的是
A.拥护变法的人
B.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C.反对变法的人
D.从变法中受益的人
13.
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14.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①北魏完成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②冯太后掌握实权,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
③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落后的深刻认识
④鲜卑贵族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⑤北魏社会局势安定,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
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传统和特殊的途径,使得一些国家在完成了社会转型之后,具有明显的专制性、侵略性——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征。它们是
A.美、日、德
B.英、俄、日
C.德、日、俄
D.英、法、美
16.
下列哪些事件是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发生的
①“九十五条论纲”
②德意志农民战争
③新、旧教诸侯战争
④《圣经》德文手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7.
保甲法的实施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②兵农合一,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④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
(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
A.人的传统观念
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
C.洛阳的地理环境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19.
下图是秦国疆域扩大的形势图,商鞅变法与它的内在联系应是(  )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20.
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21.
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B.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
D.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
22.
中东战争及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核心是
A.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B.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的合理性
C.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家园的权利问题
D.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23.
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
A.凡尔登战役
B.库尔斯克会战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①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
③法西斯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
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及德国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5.
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26.
下列历史现象与雅尔塔体制没有关系的是
A.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
B.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
C.协调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D.建立联合国,以协调国际争端
27.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下列文件中最早规定钓鱼岛必须归还中国的是
A.《开罗宣言》B.《波茨坦公告》
C.《联合国家宣言》D.《雅尔塔协定》
28.
在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见下图)上,美占区是
A.A
B.B
C.C
D.D
29.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
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
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
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的直接因素是
A.西欧、日本不再听命于美国
B.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壮大
C.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
D.美国国力衰退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些国家包括(  )
①塞尔维亚 ②保加利亚 ③比利时 ④法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32.
下列国家曾参与战后第二、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有
①澳大利亚
②日本
③加拿大
④新西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7题)

33.如图,三角形ABE向右平移一定距离后得到三角形CDF,若∠BAE=60°,∠B=25°,则∠ACD={#blank#}1{#/blank#}.

34.

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图所示的滑轮组下而,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


35.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靠专业知识,另外85%要靠沟通技巧。由此可见(    )

36.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靠专业知识,另外85%要靠沟通技巧。由此可见(    )

37.某用户要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操作见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8.某用户要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操作见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9.某用户要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操作见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