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5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看法。
材料二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碍)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单选题(共7题)

2.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3.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在所不问.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的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D.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5.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6.
史书记载: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于是,第二天,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政府瘫痪。乔治二世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面恭请内阁复职。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B.在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C.对内阁全体成员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重要影响
D.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8.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
A.社会地位较低
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
D.不掌握国家实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