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B班)上学期周练1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530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毛衣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2.单选题(共6题)

2.
恩格斯评价:梭伦改革“在制度中加入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通过改革,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这说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
A.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
B.实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
C.便于工商业主参政议政
D.成为平民控制政府的工具
3.
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B.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
C.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4.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维护公民平等
B.限制公权滥用
C.主张法律至上
D.追求司法公正
5.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6.
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7.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3.选择题(共1题)

8.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气体密度ρ及外界大气压强p0有关。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的速度的倒数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