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泰和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4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材料一 美国经济近来年低通胀与高增长并存的局面,与80年代初期的滞胀形成了鲜明对比……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调整与革新大大提高了劳动力与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美国公司正逐步朝着精简,高效的方向改进;美国企业正在努力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改进其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实施得当。本文主要对克林顿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展望……克林顿经济学是一个混合物,是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混合物。克林顿经济学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用他自已的话讲就是,“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
材料二  “这次大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寄希望于我们这次大会,世界上关心中国的朋友都注视着我们这次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林顿时期经济出现良好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大报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同时期中美经济政策的调整在实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言 论
出 处
核心思想
①“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长! ”
莎士比亚
 
②“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
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①、②、③的言论所反映的核心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过程。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金百战灭辽和北宋以后,两河之民,所致一空;山东之见,田野荒芜,民不聊生;淮南之地广,不耕之田,千里相望,仓禀久匮。大批契丹人和汉人被当做奴隶从事生产,激起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金海陵帝南下伐宋不力,金军在采石大败,仍坚持发动攻击,结果被一部分金军将领率众起义杀了。金世宗即位后,尤重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命卢庸为定平县令,整治旧堰,引泾水溉田,民赖其利。世宗还下诏天下赦免官奴,并劝女真贵族释放奴隶。劝民力田,奖励耕织。世宗规定女真贵族只许在一处占地,其余皆要收回官府,并赐与贫民。世宗一朝,多次因水旱等灾害减免赋税。在边境建立榷场,以待南贾之来。旧史称金世宗为小尧舜,称他统治时期的社会为“小康”。
——摘编自王宏志《金世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世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世宗改革的特点

2.单选题(共12题)

4.
(题文)《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5.
在古希腊,盗窃神产和毁坏圣物罪,与叛国罪的惩处一样严重,都是死刑,且死后不能葬在雅典;渎神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也被雅典人看作是对城邦政治秩序的威胁,而给予严厉的处罚,如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就因否认神祇的存在而遭驱逐。由此可见,古希腊
A.公民政治高度发达
B.宗教与政治紧密融合
C.城邦忽视个人自由
D.社会生活以神为中心
6.
古希腊政治家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A.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
B.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
C.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
D.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
7.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8.
在古希腊神话里,主持正义和秩序的女神是忒弥斯。其形象通常是:身披白袍、头戴金冠,左手提一秤,右手举一剑,倚束棒的蒙眼女神。以下对之解释不准确的是
A.白袍可能是象征道德无瑕
B.王冠可能是因为正义尊贵无比
C.蒙眼是表明司法要靠理智
D.剑表示对作战不力者制裁严厉
9.
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
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
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
10.
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B.民主政治、调节社会秩序
C.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
11.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12.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13.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阅读《天下郡国利病书》B.用突火枪抵御金的进攻
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
14.
科技改变生活,“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
A.达芬奇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

3.选择题(共1题)

16.古诗填空。

遗爱寺

唐  白居易

弄石{#blank#}1{#/blank#},

寻花{#blank#}2{#/blank#}。

时时{#blank#}3{#/blank#},

处处{#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