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深,中国人肩负起了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任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赴后继,为我们描绘新的蓝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清廷而已,乃在于清廷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的这种理想社会能否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目的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清廷而已,乃在于清廷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的这种理想社会能否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目的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认识。
2.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又呈现不同状态,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对世界也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
——《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国家内部的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称为一个大国,即使称为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方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三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四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全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五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指的是什么?概括它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的?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
——《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国家内部的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称为一个大国,即使称为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方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三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 1520 | 1600 | 1670 | 1700 | 1750 | 1801 | 1851 |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比例 | 5.25 | 8.25 | 13.5 | 17.0 | 21.0 | 27.5 | 51.0 |
材料四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全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五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指的是什么?概括它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的?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单选题- (共18题)
3.
(题文)《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
4.
某学者认为:过去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万民法”,认作为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大的、虽然还没有发展的模式。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由此表明
A. 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 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
C. 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 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
A. 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 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
C. 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 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
5.
罗马诗人维吉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帝国。维吉尔此言论基于:
A.罗马有更完备民主制度 |
B.罗马法的适时调整 |
C.雅典民主制不利于扩张 |
D.希腊人尚浮华不务实 |
6.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月4日任命俄亥俄州前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但众议院议长称奥巴马绕过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越权行为。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规定,你认为议长的依据是( )
A.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在国会 | B.前任州级官员不得在联邦政府任职 |
C.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须得到国会批准 | D.总统无权提名、任命政府高官 |
7.
2016年4月21日迎来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寿辰,她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下列有关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权利说法错误的是
A.女王“统而不治” |
B.世袭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
C.王权受法律限制 |
D.拥有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
10.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
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
B.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
C.《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
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11.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当凡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嫁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 B.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
12.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 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 |
13.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B.国民党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
14.
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C. 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C. 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
15.
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16.
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答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
17.
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课时,张小明同学为方便记忆,在历史老师的提示下,总结出这样的歌谣:“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下列对“掘沙皇”、“方向”、“幻想”和“曙光”的理解正确的是
A.“掘沙皇”指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
B.“方向”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
C.“幻想”指沙皇主动进行改革,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
D.“曙光”指推翻封建沙皇专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
18.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莱茵报》的核心文章 |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 |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指导性文件 |
19.
(题文)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B.巴黎公社 |
C.俄国二月革命 |
D.俄国十月革命 |
20.
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该讲话
A.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 B.便利美国经济上控制西欧 |
C.有助于欧洲稳定与发展 | 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
3.选择题- (共4题)
23.
解放战争时期,***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挺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C.挺进大西南 |
D.会师大西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