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联邦制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哪些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布什的主要观点。结合《1787年宪法》分析其观点。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3)材料三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4)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三和英国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
材料一(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联邦制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哪些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布什的主要观点。结合《1787年宪法》分析其观点。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3)材料三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4)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三和英国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
2.单选题- (共21题)
2.
(题文)《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
4.
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反对刑讯逼供。中国刑法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些规定
A.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
B.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其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 |
D.表明了法律的宽松与灵活 |
5.
在古罗马的法定诉讼时期(前450年—前150年),上诉人如果要求收回财产权,则必须手持一根象征控制权的小棒并用它触碰该物品,同时还须按照惯例说几句话。如果要求说出的字眼与规定不符,法官必须指明诉讼无效。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
A.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
B.私法规范相当完善 |
C.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
D.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
6.
18世纪初,英国平静地经历了从斯图亚特王朝到汉诺威王朝的转变,对新国王乔治一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反对他的连一个耗子也没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国王的军事实力强大 |
B.斯图亚特王朝不得人心 |
C.英国议会内缺乏反对派 |
D.君主立宪剥夺国王权力 |
7.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欧洲大陆上,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在完成统一后,也建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下列关于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
B.两国议会均实行两院制 |
C.两国均实行责任内阁制 |
D.两国都是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
8.
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统治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或制度的推行,较好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
①元代的行省制
②明代的内阁制
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
④美国的联邦制
①元代的行省制
②明代的内阁制
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
④美国的联邦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9.
美国1787年宪法很好地使政府通过自身的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同时,又很好地控制了自己。下列最能体现美国政府“控制自己”的措施的是
A.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
B.联邦制下各州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
C.规定联邦地位高于各州 |
D.五个黑人可折合三人计算人口总数 |
10.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这一规定协调了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B.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
C.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
D.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
11.
1815年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先后在欧洲涌现。这些学说井喷而出主要是为了解决
A.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议制的矛盾 |
B.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引发的社会矛盾 |
C.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
13.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
A.英、美、法、德 | B.法、英、美、德 |
C.英、德、美、法 | D.法、德、美、英 |
1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C.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 |
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 |
15.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 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 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 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 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16.
1740年,中国1两银换800文铜钱,而到1828年时,1两银在直隶值2500文铜钱,在山东值2600文铜钱。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正常的对外贸易持续入超 |
B.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
C.鸦片走私无法禁绝 |
D.商品市场普遍萎缩 |
17.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主要背景是
A.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矛盾缓和 |
B.洋务运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 |
C.湘军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神勇 |
D.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18.
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
B.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
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
19.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间跨越50多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A. 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 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 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A. 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 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 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20.
“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也。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______,而______,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与文中横线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B.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 |
21.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