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浙江省建人高复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4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在外交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综合材料一所给的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是怎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图文与所学知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何时?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请指出其特征。

2.单选题(共23题)

2.
梭伦改革时,法典用诗句写成,刻写在可以旋转的木块上,装在框架里公开展示。木块上展示的内容包括
①释放所有奴隶
②实行财产等级
③创建公民大会
④建立陪审法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
德国法学家耶利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恒久的征服”。其理由是罗马法
①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②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③为国家权力来源提供法律依据,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④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
据台媒报道,在奥巴马总统宣布要越过国会,在新的一年以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制枪支暴力后,可公开持枪的德州立即反呛。在艾伯特挑战奥巴马限枪举措的推特贴文上,上方是象征德州独星旗的一颗五角星,中间是加农炮的炮管,下方是“有胆就来收大炮”的醒目词语。地方州长敢如此“藐视”美国总统,与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共和制
B.总统制
C.联邦制
D.内阁制
5.
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这段记载反映了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
6.
“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他们从未认真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个代表是
A.圣西门B.伏尔泰
C.马克思D.梁启超
7.
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段著名的演讲:“在世界历史上的当前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该演讲的发表
A.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D.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9.
“秦”字(大篆,下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都江堰的开凿
③郑国渠的修建
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10.
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紝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施,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A.分工细致B.规模巨大C.品种丰富D.供不应求
11.
迪亚士说:“(海上探险)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由此可知,迪亚士海上探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
A.掠夺巨额财富
B.扩张帝国领土
C.传播宗教信仰
D.满足英雄情结
12.
有学者认为,威权主义往往不自觉地“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③《航海条例》的颁布
④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13.
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代表性企业包括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大生纱厂
③继昌隆缫丝厂
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D.“包产到户”
15.
彼特拉克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诠释古典著作。这说明他
A.肯定了人的理性思维B.有意恢复被湮没的人性
C.彻底否定了神的存在D.崇尚古代希腊罗马制度
16.
史载,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独创的纸向汉和帝呈献,后世称之为“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元初元年(汉安帝的年号,公元114年),邓太后以(蔡)伦久宿卫,封为龙亭侯。”综合上述材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蔡伦因造纸而封侯B.蔡伦发明“蔡侯纸”
C.“蔡侯纸”是最早的纸D.“蔡侯纸”很快普及
17.
近代史上,某些清廷官员的绰号中带有“鬼”字。如洋务派官员奕䜣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侵略激起国人抵抗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运动受到普遍批评
D.西方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18.
论及20世纪中国某次历史运动,有学者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并对“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历史运动”指导思想是
A.民主与科学B.改良与进化论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
19.
历史照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作为直接史料,下图所示照片可用于研究
A.“长征1号”火箭的发射
B.改革初期群众的日常着装
C.中国开始跨入了原子能时代
D.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20.
二战中,某国际会议通过这样的内容:“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该国际会议召开于
A.华盛顿B.开罗C.德黑兰D.波茨坦
21.
下图为马绍尔群岛发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邮票,题为《入侵低地国家》,画面表现的是德军轰炸荷兰的大城市鹿特丹(下图)及俘虏比利时士兵的情景。此时,德国军队正在执行
A.“空中闪电战”计划B.“曼斯坦因方案”C.“巴巴罗萨计划”D.“霸王方案”
2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其师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此处的“继承”是指
A.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源泉
C.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D.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23.
一战爆发后,列宁在某一方面的观点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该观点是
A.实现无产阶级革命,需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
B.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和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C.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
D.通过全盘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
24.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文的前言中说:“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下列说法中与钱穆先生这段话观点最接近的是()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人B.历史与现实是相互影响的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