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联盟大联考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45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上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稳定政局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梭伦改革践行了这一核心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公元前6世纪初,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已如同雅典土地上的债碑一样一览无余。梭伦在凝目泣视之后,也发现这块“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这种局势表明,那种形成于荷马时代末期发展于城邦初期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

——张国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转型的意义》

材料二雅典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雅典城邦的最高利益上,或者说,雅典贵族和平民所共有的共同利益上,米尔斯认为:“梭伦渴望把秩序带进他所热爱的混乱的城邦,因为他认为秩序是一个城邦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幸事之一。”博兹特和罗宾逊也指出:“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

——摘编自邹益《试论梭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雅典“陷于绝境”的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稳定”雅典城邦的改革措施。
(3)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2.
2016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为了追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南京全城鸣笛致哀,并组织开展青少年公祭诗歌朗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2年l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它规定,凡有损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使用违反《巴黎公约》的手段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概不承认。这一规定几乎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因为日本军队只对优势力量起反应,而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得可以勇敢地与在远东的日本相对抗。此外,所有西方政府都为紧迫的国内问题所烦扰。
一一《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些陆军医院都非常简陋,不卫生,完全谈不上舒适。伤兵们就穿着他们肮脏的烂军衣躺在硬邦邦的木板上,有的就只能在地上躺着。被单是稀有的珍品,蚊帐在夏秋季应该是必需品,但几乎没有。食物也非常差。有许多地方,米不多是唯一可食的东西。伤兵每人每天有两角钱的给养,完全可以买来一些较好的食物,而且有些医院确实这样做了,可是更多的医院都在想方设法克扣这两角钱。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连足够暖和的毛毯或睡褥也没有。
——弗雷达·阿特丽《扬子前线》(外国人看中国抗战系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史汀生主义”提出的相关中国和世界历史背景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弗雷达·阿特丽眼中的中国的抗战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
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892-1895年期间出版了一些著作,这些著作着重论述了西方的饲养和灌溉技术、农业机器和化学肥料的使用以及举办农村集市的好处。1895年和1896年,在孙中山等人的倡导下,分别在广州和上海成立了农学会,出版了一种专门讨论现代农业的杂志。
材料二1900年的起义失致后,孙中山试图以来自印度支那和美国的支持来进行革命,但都没有成功。这些失败,再加上更早以前他因过去为他提供大部分追随者的华南秘密会社的成员无纪律和不可靠而产生的失望,使他相信他应从中国的留日学生中吸收人员。当孙中山在印度支那和美国逗留期间,学生运动明显地发展了。孙中山回东京时正是1905年夏末学潮高涨之时。他的革命纲领和口号已被制订出来。这时所缺乏的就是一个新的组织,但经过他和日本朋友给他介绍的黄兴的共同合作,这种组织出现了。经过一系列筹备会议以后,孙中山组成同盟会。同盟会在留学生原在东京成立的各省同乡会的基础上组成;它另外还有传统秘密会社的宣誓仪式和秘密活动的特点,这些都是以三民主义的名义进行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著作及其创办杂志的关注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上述活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革命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3题)

4.
公元前494年,罗马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平民拒服兵役,要求贵族禁止不利于平民的债务法,执政官被迫口头应允。由此可见
A.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B.该债务法成为罗马的首部成文法
C.罗马法的发展与政治形势相关联D.罗马平民主导国家政治军事生活
5.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为了在对法作战中,防止党争,增强行政效率,曾采纳桑德兰伯爵的建议,专任国会下院多数党辉格党的领袖为枢密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B.已经建立责任内阁制
C.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
6.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称:“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当时每英镑价值7.3克黄金)。”与此相关的那场战争
A.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B.导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是列强索取赔款最多的战争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7.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红军立刻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实际上取消了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独断专行的军事指挥权。这说明当时红军
A.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B.有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C.军事力量超越国民党军队D.已着手纠正“左”倾错误
8.
***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该会议
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
9.
汉代,北方干旱地区盛行将农作物播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通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已全部培在禾苗根部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旱的能力增强了。这反映了当时

A. 使用铁农具提高了生产力
B. 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
C. 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
D. 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10.
明朝京城有山西铜、炭诸商的潞安会馆,颜料商的平遥会馆,临汾众商的临汾会馆。清代北京的各省会馆总数达445所,其中山西会馆有50所。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手工业部门分工细密
B.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
C.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1.
史载唐代欧洲来华传教者只有几个人;到元代仅以马里诺里为首的使团人数就达15人;1552-1800年有据可查的来华耶稣会士就达920人。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古代世界科技发展制约B.欧洲已经开辟出新航路
C.中国政府实行文化开放D.世界舰海技术整体发展
12.
下面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表中工商杂税收入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国被动地卷人了世界市场
C.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壮大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13.
1877-1889年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与两家英资轮船公司三次签订“齐价合同”,议定统一价和货源分配方案,共同垄断中国水运。此个案反映出洋务运动
A.利用西方技术维护统治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奠定了制度变革的基础
14.
一位西方历史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即将结束时,农民的情况发生了突然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一旦邓小平巩固了他对政治联盟的控制,他的政权就开始发布农业非集体化的命令。”这里‘农业非集体化”的命令
A.开启农村大范围人民公社化运动B.促成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的良好愿望
15.
但丁在《神曲》中说:“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但现在)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法律精神造福世界
B.两条路径代指政权和教权
C.但丁抨击尘世生活的腐败
D.文艺复兴照亮了两条路径
16.
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古代及异国故事。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据此判断,这一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