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4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热带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孟德斯鸠因而被后人视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我国史学家认为:秦朝的法律源于战国时魏国李悝的《法经》和秦国《秦律》,应该算是一部十分完备的法律。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或主张,请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结合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实施的目的、结果,说明“秦朝短暂而亡”、而罗马法的“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2.
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3.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C.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4.
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D.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5.
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共事务的意识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民的身份特权
D.参政议政的权利
6.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7.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8.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C.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9.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10.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11.
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与这一时期阶段特征相符的是
①政治上: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上:由于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等因素的促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中华民族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民族融合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④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在动荡、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异彩纷呈。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选择题(共2题)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 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 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