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主要包括御史纠弹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御史又被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如隋唐的门下省。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摘编自张云《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漫谈》
材料二 古希腊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二是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进行管理和对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公民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情况。三是陪审法庭。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进行监督。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构成情况及其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古希腊在监察体制方面“多元化”的主要表现。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主要包括御史纠弹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御史又被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如隋唐的门下省。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摘编自张云《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漫谈》
材料二 古希腊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二是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进行管理和对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公民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情况。三是陪审法庭。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进行监督。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构成情况及其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古希腊在监察体制方面“多元化”的主要表现。
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二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增加等趋势下,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二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增加等趋势下,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9题)
3.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 |
B.调和社会矛盾 |
C.保护贵族利益 |
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 |
4.
历史学家蒂图·李维说:“除了那些因犯罪而受罚的人外,任何仍在接受惩罚的人均不应受到捆缚或监禁;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偿”,对于债务的刑罚,当时的古罗马法律:
A.以调节公民间财产纠纷为首要目的 |
B.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债务的刑罚准则 |
C.趋于主张财产执行取代人身执行 |
D.规定未获赔偿的债权人在期限外不可追债 |
5.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名单中,除了7人属于资产阶级共和派之外,还有两名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一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一名工人。有学者说,“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工人代表纳入一个政权机构,这在世界历史上无疑是破天荒的创举”。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马克思主义传播日益广泛 |
B.工业革命深化了政治改革 |
C.政体之争的结果已经明确 |
D.巴黎公社的条件趋向成熟 |
6.
有研究者指出,用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和结局来衡量英国,进而认为英国革命及君主立宪制存在“保守性”“不彻底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该研究者意在说明
A.君主立宪制是先进的政治制度 |
B.割裂历史渊源的评价并不公允 |
C.历史研究不宜采用比较的方法 |
D.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不具有妥协性 |
7.
英国史研究专家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的最主要表现是
A.创立和发展政党及政党制度 | B.创立和发展内阁及内阁制度 |
C.创立和发展议会及议会制度 | D.创立和发展分权和法治原则 |
8.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
9.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军队主力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反映出
A.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 |
B.日本进攻武汉是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失误 |
C.中国抗战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 |
D.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 |
10.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 |
B.贸易主权 |
C.司法主权 |
D.关税主权 |
11.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
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 B.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提出“四月提纲” | D.实行《土地法令》 |
12.
1955年的万隆会议、1970年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产物 |
B.获得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同响应 |
C.概述了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内容 |
D.已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在《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写道:“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这“两种武器”主要表现为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铁幕演说 |
C.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
D.马歇尔计划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
14.
《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
①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
15.
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后者的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点包括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②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④重化工业部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②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④重化工业部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6.
据资料,1918年中国进口的日本纱数量为70891捆,印度纱数量为39251捆;但是到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为34177捆,印度纱数量为138996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B.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 |
C.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涨 |
D.洋务企业的迅速发展 |
17.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18.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入主出奴,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
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
C.没有真正实现信仰自由 |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
19.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20.
人口的迁移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问題息息相关。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量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格局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人口急剧膨胀 |
B.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出台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旧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
21.
某学者指出:1850年到1899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翻译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1912年到1940年,后者比前者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B.始终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
C.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
D.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学习西方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