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是否确立和实行宪政,是区别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政治尺度。所谓宪政指的是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只能依据宪法的条款来进行统治。它意味着一种有限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驶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宪政体制的国家。美国人在继承前人的政治思想和英国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宪政思想,建立起全新的宪政体制……有学者把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分权称为“纵向分权”或“垂直分权”,以区别于政府内部立法、行政与司法部门之间的“横向分权”或“水平分权”。
——钱承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归纳美国宪政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具体说明。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宪政的认识。
材料 是否确立和实行宪政,是区别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政治尺度。所谓宪政指的是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只能依据宪法的条款来进行统治。它意味着一种有限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驶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宪政体制的国家。美国人在继承前人的政治思想和英国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宪政思想,建立起全新的宪政体制……有学者把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分权称为“纵向分权”或“垂直分权”,以区别于政府内部立法、行政与司法部门之间的“横向分权”或“水平分权”。
——钱承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归纳美国宪政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具体说明。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宪政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3题)
2.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
3.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他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
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
4.
“字母,就算是用金子写成,也添附于纸和羊皮纸…如果蒂丘斯在你的纸或羊皮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段历史或一篇演说,对这一整体,不是蒂丘斯,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如果某人在他人的木板上作画,有些人认为木板添附于画;另一些人则认为,画,无论是怎样的,添附于木板。但朕(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这一罗马法原始文献反映了该法
A.强调恶意添附的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
B.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 |
C.重视对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保护 |
D.认可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 |
5.
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曰:“赐寰宇黎庶罗马公民权……庶民承担诸种负担,亦应共享凯旋之欢乐,此神之天条也。朕之制也,欲显罗马人民之伟大。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该敕令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授予全体罗马人公民权 |
B.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 |
C.增强罗马人国家认同感 |
D.提高罗马帝国的声誉 |
6.
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
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 |
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 |
C.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 |
D.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 |
7.
《独立宣言》颁布后的美国“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国家。既没有财权,又不能征税,更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对新生的国家在许多方面起着消极作用。资产阶级和一切有产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护既定的秩序。”这表明,当时的美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必须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B.建立常备军来保卫政府 |
C.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体制 |
D.增加税收保障政府运转 |
8.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描述:“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B.资产阶级革命对国内外产生重大政治影响 |
C.确立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民众的心理预期 |
D.民众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作用茫然无知 |
9.
1871年帝国议会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议员作为整个帝国人民的代表并不服从某一特定团体的特殊指示……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议会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帝国议会。下列说法符合这些规定的是
A.帝国议会的行政权力非常广泛 |
B.帝国议会具有专制主义的典型特征 |
C.联邦议会对帝国议会拥有支配权 |
D.帝国议会有立法权但皇帝有否决权 |
10.
《大宪章》所涉及的权利主体仅限于僧俗贵族和自由民,而自由民只占当时人口的l4%,这表明《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进步性突出表现在
A.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 B.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
C.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 | D.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 |
11.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赞成的议案 |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 | 公立学校(15项) | 社会改革(监狱、收容所改革等) | 反对蓄奴制 | 商业公司(49项) |
共和党 | 71% | 68% | 66% | 82% | 77% |
民主党 | 37% | 47% | 41% | 10% | 39% |
A.两党势均力敌 |
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
C.两党分歧缩小 |
D.共和党在选举中占据全面优势 |
13.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