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2016年4月广丰一中高二文科班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高二(21):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在当时迎合了百姓需要,是有益的改革。
高二(22):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百姓负担,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面的讨论,请你为这两个班级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你同意两个班级哪个班级的观点中的?请试述你支持的理由。
题目:
理由表述: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2016年4月广丰一中高二文科班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高二(21):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在当时迎合了百姓需要,是有益的改革。
高二(22):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百姓负担,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面的讨论,请你为这两个班级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你同意两个班级哪个班级的观点中的?请试述你支持的理由。
题目:
理由表述:
2.单选题- (共25题)
3.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约翰·加尔文Jean Chauvin,(1509 -1564) 关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圣经》至上,反对教皇权威 |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
C.个人凭借阅读理解《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 |
D.希望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
5.
王安石,字介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除参知政事。一月行农田水利。二月行募役。三月行均输。四月行青苗……”表明
A.变法急于求成 |
B.打击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
C.统治者不支持 |
D.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
6.
庆历新政是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的原因是()
A.遭到官僚地主强烈的反对 | B.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失去支持 |
C.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 D.保守派当政,反对新法 |
7.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该现象有关的是( )
A.青苗法 | B.募役法 |
C.农田水利法 | D.免役法 |
8.
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是以“异端”的形式出现,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
B.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
C.资产阶级早期力量比较弱小 |
D.天主教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
9.
北魏是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由鲜卑拓跋部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两项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杜绝官吏贪腐 |
B.推进民族深度融合 |
C.大大增加粮食产量 |
D.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
10.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英、法、奥斯曼帝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战争。鸦片战争英国打败中国,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打败沙俄。实质反映( )
A.工业资本打败商业资本 |
B.工业国打败农业国 |
C.海军强国战胜陆军强国 |
D.先进社会制度战胜落后社会制度 |
11.
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甲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乙类——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目的 | B.是否是向外国学习的改革 |
C.是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D.是否改变原来社会性质 |
12.
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措施之一。青苗法的弊端有( )
a. 强制农民借贷 b. 遭到大地主的激烈反对
c. 利息偏高,加重农民负担 d. 触及官僚地主的利益
a. 强制农民借贷 b. 遭到大地主的激烈反对
c. 利息偏高,加重农民负担 d. 触及官僚地主的利益
A.abc | B.ac | C.acd | D.bcd |
13.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12.9法令是对农民施行一连串的侮辱和一系列的暴力。”体现在( )
a. 农民通过高价赎买份地
b.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却一贫如洗
c. 村社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a. 农民通过高价赎买份地
b.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却一贫如洗
c. 村社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A.ac | B.ab | C.abc | D.bc |
14.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梭伦关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改革影响包括( )
a. 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
b. 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c. 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
d.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
b. 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c. 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
d.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abc | B.acd |
C.bcd | D.abcd |
15.
王安石,字介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王安石 “理财”措施解决的矛盾是( )
A.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
B.国家与官僚地主之间的利益冲突 |
C.农民与地主经济之间的利益冲突 |
D.官僚地主阶级间的利益冲突 |
16.
苏轼(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今河南安阳人。王安石同僚苏轼说:“……官放息钱,与初抑兼并、济困乏之意相违……”苏轼批评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 B.均输法 |
C.免役法 | D.青苗法 |
17.
梭伦(Solon;前638-前559),生于雅典,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梭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 B.雅典工商业发展程度较高 |
C.雅典的萨拉米斯岛被梅加腊占据 | D.梭伦有丰富的经商阅历 |
18.
南宋叶适评价孝文帝:“用夏变夷者,圣人之道也。”又认为:“孝文志切有为。”“有舜,文王之姿。”属于鲜卑封建化表现的是( )
a. 游牧民族陆续成为中原农民
b. 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地区的封建主
c. 鲜卑贵族还兼营工商业
a. 游牧民族陆续成为中原农民
b. 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地区的封建主
c. 鲜卑贵族还兼营工商业
A.ab | B.abc | C.ac | D.bc |
19.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明治政府强兵措施包括( )
a. 实行义务兵役制
b. 改进军备
c.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 实行义务兵役制
b. 改进军备
c.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ab | B.ac |
C.abc | D.bc |
20.
约翰·加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法国宗教改革家,说过:“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而是完全靠上帝恩赐……”体现的是( )
A.先定论 | B.加尔文影响深远 |
C.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 D.彻底否定天主教会 |
21.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扩大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 B.改革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
C.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 D.坚决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
22.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王安石上书宋神宗:“……免役之法成,则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
A.戚势强,而寇乱息矣 | B.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
C.国用饶,而贷贿通流矣 |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
23.
梭伦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以下梭伦改革措施中能够限制贵族专权的有( )
a.设立陪审法庭 b.颁布“解负令”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a.设立陪审法庭 b.颁布“解负令”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A.abc | B.acd | C.abcd | D.bcd |
24.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五伯不同法而霸,三代不同礼而王……”。上引言论应该是
A.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
B.旧贵族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
D.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依据 |
25.
北魏孝文帝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当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该措施是()
A.均田制 | B.租调制 | C.俸禄制 | D.三长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