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诗歌是鲜活历史的反映,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原因何在?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又是什么?
(2)导致诗②中“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标志“远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又是什么?“远征”胜利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一战役?此前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和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两大事件又分别指什么?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原因何在?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又是什么?
(2)导致诗②中“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标志“远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又是什么?“远征”胜利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一战役?此前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和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两大事件又分别指什么?
2.单选题- (共16题)
2.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材料中的“他”是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D.是一部成文法典 |
6.
某班进行“勿忘国耻”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同学们设计的展板上列出了如下内( )
容,其中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容,其中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
B.《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的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
D.《辛丑条约》——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7.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
C.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
8.
1949年1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红军长征的完成 |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
C.三大战役的胜利 |
D.国民党的统治被推翻 |
9.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是指()
A. 英、法、德 B. 英、法、美
C. 法、德、俄 D. 美、德、俄
A. 英、法、德 B. 英、法、美
C. 法、德、俄 D. 美、德、俄
11.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A. 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12.
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外交方式。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
国家 | 日本 | 美国 | 英国 | 西德 |
获赠时间 | 1972 | 1972 | 1974 | 1974 |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行 |
B.万隆会议的召开 |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中美关系的改善 |
13.
1962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苏联对美国宣布:“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这场引发美苏关系高度紧张而最终得以平息的事件是
A.柏林墙危机 |
B.古巴导弹危机 |
C.苏联扶持东德 |
D.朝鲜战争爆发 |
14.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
B.马歇尔计划 |
C.北约的成立 |
D.德国的分裂 |
16.
在某次重要会议上,***拒绝了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机会,决定根据会议精神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应是( )
A.中共一大 | B.八七会议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