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材料三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材料一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材料三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 修正案 | 生效日期 |
第十五修正案 | 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 | 1870年2月3日 |
第十九修正案 | 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 | 1920年8月18日 |
第二十四修正案 | 禁止因为没有支付人头税而撤销投票权。 | 1964年1月23日 |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其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历史进步意义?
材料三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佩弗《远东》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并列举建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材料一……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其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历史进步意义?
材料三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佩弗《远东》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并列举建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单选题- (共27题)
3.
《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A.颁布“解负令” |
B.实施陶片放逐法 |
C.组成“四百人会议” |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
4.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自然法 | 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
B |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C |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 是雅典人的民主 |
D |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
A.A |
B.B |
C.C |
D.D |
5.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阿司的罚金。”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内容博杂和处在发展初期的局限 |
B.突出地表现了罗马法注重程序 |
C.成功维护了罗马所有人的利益 |
D.律文没有考虑实际案件的复杂性 |
6.
《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表明此后的英国
A.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
B.国王的立法权受到限制 |
C.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
D.“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确立 |
7.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有
A.实行责任内阁制 |
B.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力 |
C.议会都是两院制 |
D.成为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
8.
马克思曾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的国家。”他所指的国家是
A.德意志帝国 |
B.法兰西共和国 |
C.罗马帝国 |
D.美利坚合众国 |
10.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
B.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D.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
11.
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通商口岸
③协定关税
④割香港岛给英国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通商口岸
③协定关税
④割香港岛给英国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13.
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因为它
A.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C.事实上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D.将***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4.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这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
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
15.
《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规定:“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别动队,采取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
A.以敌后为抗战的主战场 |
B.坚持战术的多样性 |
C.以民众为抗战的主力军 |
D.重视使用游击战术 |
16.
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A.战略反攻 |
B.主力决战 |
C.解放南京 |
D.会师会宁 |
18.
2008年爆发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马克思再一次成为了时髦。马克思的著作再度畅销。德国马克思故居展览馆馆长比特里克斯则说:“我记不清听到人们这样讲了多少次:‘这个人是对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再度被人熟知的原因是
A.马克思主张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
B.马克思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弊端 |
C.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D.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 |
19.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0.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因此,这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规定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
B.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C.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 |
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1.
瑞典人安德士·伦斯泰特(1769-1835)是为澳门写史的第一人。他在《葡萄牙在华居留地史纲》一书中提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葡萄牙占领这块土地既无法律根据,又没有任何协议作基础。关于澳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以武力成功解决澳门问题 |
B.澳门问题的解决为香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
C.澳门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
D.澳门问题最早产生于鸦片战争 |
22.
2010年1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八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光荣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
C.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23.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材料中“这个消息”在中美关系史上的意义在于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B.推动了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C.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
D.促使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24.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方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 |
B.“三个世界”的划分 |
C.“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25.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C.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
D.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26.
1962年,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
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
C.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
D.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
27.
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这说明国际关系格局稳定与否取决于
A.美苏势均力敌 |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
D.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28.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两极格局 |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 D.多极化趋势 |
2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 |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