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2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题:
今民主与法制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记载,公园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9表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哪些限制贵族特权或保护平民利益的重要信息?《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指雅典)和古罗马辉煌成就“产生差别”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改革动摇贵族世袭特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
B.实行系列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保护了平民利益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3.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D.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4.
假如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妇女3.2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16.8万人
B.4.5万人
C.7.5万人
D.7.7万人
5.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该规定的实质是:
A.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习惯法影响巨大
D.法律至上
6.
中国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主要是由于两者
A.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B.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
C.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D.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3.选择题(共2题)

7.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