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248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9

1.判断题(共4题)

1.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对议会负责,从此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新体制。 ()
2.
《资政新篇》的出现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必然结果。()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诉求。 ()
4.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

2.简答题(共1题)

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标志是什么?同时,我国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哪次会议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此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十五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又是什么?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每一次成功的改革,无不让国家走向繁荣。写出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材料分析题(共2题)

6.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险法案》。该法案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

这与我们惯常的思路好像不一样。1935年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状况很糟,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才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度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孙立平《重建社会》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当时经济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罗斯福的解释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1925年12月,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变为“能自立生产必须的装备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结合所学说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存在哪些弊端?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1992开发上海浦东。
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和世界有怎样的意义?中国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三十年,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你有何启示?
7.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4.单选题(共24题)

8.
“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古希腊改革中的()
A. 按财产赋予政治权力 B. 成立陪审法庭
C. 废除债务奴隶 D. 发放观剧津贴
9.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0.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为改变这种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是
A.成立同盟会B.改组国民党C.推动国共合作D.领导北伐战争
11.
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12.
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③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④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5.
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长,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贸协议过关。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争议,为了两岸和平、台湾的经济与未来,朝野双方应共同携手,尽速通过服贸协议。由这段资料可见 
①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②台商希望两岸加强经贸往来
③岛内政治斗争影响经济交流   ④台商拥护“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
2013年8月叙利亚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这成为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安理会通过的首份涉叙决议,此前中国曾三次在向叙利亚当局施压的决议中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17.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A. 官方交流 B. 高层互访 C. 以民促官 D. 经贸引路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
1945年,斯大林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建立“华约”组织B.欧洲走向联合
C.第三世界兴起D.签订关贸总协定
20.
美国一位著名演说家说过:“美国应该做任何她能做的来帮助世界经济的恢复。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美国帮助世界恢复经济的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联合国
C.推行杜鲁门主义D.成立世界银行
21.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要行业的资本主义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办厂诱导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C.列强放松对中国侵略D.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22.
“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司事者,……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难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材料中所说的近代通讯工具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23.
到18世纪70年代,非洲和美洲的大西洋世界比欧洲或亚洲,消耗了更多的美国出口品,消耗了英国几乎全部棉纺织业和冶铁业的出口品。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提高工业化水平B.英国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出口
C.交通运输业革命缩短世界距离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
24.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A.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25.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
26.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是“更为可取的方面”包括
A.涉外机构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27.
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A. 工商食官 B. 鼓励贸易
C. 重农抑商 D. 闭关锁国
28.
“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的“岛国”是指
A. 澳大利亚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29.
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提出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这一论段最早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A.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0.
9世纪女作家乔泊·桑曾对一位同时代的法国文学大师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这位大师的主要作品是
A.B.
C.D.
31.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出如下图卷,试图再现当年京剧名伶的风采。历史上与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直接相关的是
A.徽剧B.秦腔C.越剧D.黄梅戏

5.选择题(共1题)

32.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①人身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

②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blank#}3{#/blank#}、{#blank#}4{#/blank#}、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③身份权是人们基于{#blank#}5{#/blank#}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