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年表》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我”指谁?“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指什么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
材料 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年表》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我”指谁?“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指什么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宋凤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材料二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徐海滨《周恩来外交思想》
材料三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五项原则的精髓……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怎样的新发展。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材料一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宋凤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材料二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徐海滨《周恩来外交思想》
材料三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五项原则的精髓……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怎样的新发展。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向图二发展趋势转变的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向图二发展趋势转变的要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23题)
4.
“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古希腊改革中的()
A. 按财产赋予政治权力 B. 成立陪审法庭
C. 废除债务奴隶 D. 发放观剧津贴
A. 按财产赋予政治权力 B. 成立陪审法庭
C. 废除债务奴隶 D. 发放观剧津贴
5.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他们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的应是
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
B.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
C.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
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6.
黑人奥巴马竞选总统时一再强调:“没有黑美国,也没有白美国,更没有红美国和蓝美国之分,只有美利坚合众国。”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种族歧视制度已彻底消失 |
B.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已不存在 |
C.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 |
D.总统竞选是两党之争 |
7.
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纳粹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
A.巴黎和会对德国的严厉制裁 |
B.长期分裂饱受大国欺凌 |
C.政治统一和经济的崛起 |
D.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
9.
“1840年,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获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1895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这是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有
A.4处 |
B.3处 |
C.2处 |
D.1处 |
10.
1841年3月,清参赞大臣杨芳经略广州“遍收所近妇女溺器为压胜具,载以木筏出御乌桶,由一副将领之,自部卒隔岸设伏,约闻己炮响,即举筏齐列水面,溺器口向贼来路,而后抄出筏首夹攻之(英军)”这不能反映的是
A.清朝封建迷信盛行 |
B.清朝国势渐趋衰落 |
C.清军军事战术落后 |
D.北洋水师英勇迎敌 |
12.
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
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4.
“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自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竞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报道中的“联军”与哪一场侵略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国际关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95 年4 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
C.租占旅顺、大连 |
D.修建满洲中东铁路 |
18.
***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
B.八一南昌起义 |
C.湘赣边秋收起义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
19.
“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中日甲午战争 |
B.九一八事变 |
C.伪满洲国建立 |
D.苏联对日宣战 |
21.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22.
2014年10月,英国议会就香港“占中”事件组织调查委员会,向中国申请赴港调查,遭到中方拒绝,中方拒绝的法理依据是
A.《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 B.《南京条约》 |
C.《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D.《反分裂国家法》 |
2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述法律
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
B.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C.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 |
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25.
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 D.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
26.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说:“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独立战争使北美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
B.独立战争为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 |
C.民族独立解放应与民主政治建设同步 |
D.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更具有深远意义 |
3.选择题- (共6题)
30.直接写得数。
÷7={#blank#}1{#/blank#} ={#blank#}2{#/blank#} 1+50%={#blank#}3{#/blank#}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 + × ={#blank#}6{#/blank#} ×101- ={#blank#}7{#/blank#} ×9× ={#blank#}8{#/blank#}
31.直接写得数。
÷7={#blank#}1{#/blank#} ={#blank#}2{#/blank#} 1+50%={#blank#}3{#/blank#}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 + × ={#blank#}6{#/blank#} ×101- ={#blank#}7{#/blank#} ×9× ={#blank#}8{#/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