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广袤的土地,广袤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古希腊)文明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因素影响了古希腊城邦政治具有怎样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民大会在当时雅典的政治地位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影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形成的主要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4)从政治文明与社会发展关系角度,概括指出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 广袤的土地,广袤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古希腊)文明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这种政治体制形成了比较宽松的政治氛围,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四川盆地以北和长江下游流域以北,基本上是黄河及其支流的洪泛区,相对而言,这是一个雨量有限而不定、冬季长而寒冷的半干旱地区。……华北农业的一大优势一直是它那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极肥沃的土壤,即风吹来的厚厚的尘埃沉积层,叫做黄土,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河流卷起并重新沉积,只要有足够的水,耕种是容易的,而且土地肥力几乎用之不竭。……这些经济状况跟这个国家的古代政治制度直接有关。——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因素影响了古希腊城邦政治具有怎样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民大会在当时雅典的政治地位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影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形成的主要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4)从政治文明与社会发展关系角度,概括指出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
2.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1)英国“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表现?概述这种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与英国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三,德国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1)英国“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表现?概述这种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与英国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三,德国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判断题- (共4题)
3.简答题- (共1题)
7.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南京。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场战争?《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目的内容?
(2)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反抗外来侵略,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的同时颁布了什么纲领?后期又颁布了代表中国近代化方向的新方案是什么?其中最能体现其学习西方政治的内容是什么?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全称)?其包含着哪些进步的指导思想?
(4)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场战争?《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目的内容?
(2)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反抗外来侵略,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的同时颁布了什么纲领?后期又颁布了代表中国近代化方向的新方案是什么?其中最能体现其学习西方政治的内容是什么?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全称)?其包含着哪些进步的指导思想?
(4)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4.单选题- (共20题)
8.
“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一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
B.梭伦改革时期 |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
D.伯里克利时期 |
9.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
B.梭伦改革时期 |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
10.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A.10岁雅典男童 |
B.雅典贵妇 |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
D.来自波斯的商人 |
12.
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材料说明
A.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
B.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 |
C.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 |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 |
13.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14.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君主派势力强大 |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
C.共和制将被君主制代替 |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
15.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C.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
D.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
16.
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是
A.“光荣革命”的胜利 |
B.《权利法案》的颁布 |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D.议会改革的进行 |
17.
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
B.英国国王的态度 |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
18.
某校高一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拟定为接下来的探讨话题。指出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
A.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 |
B.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
C.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
D.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
20.
1912年《民权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标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了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该漫画表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
B.肯定辛亥革命的伟大业绩 |
C.宣扬等级有差的传统思想 |
D.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
21.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22.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义和团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
23.
1853年,法国外交官夏尔•拉沃莱写道:“这肯定算是19世纪最令人不忘的行动之一。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的结果。”“这场斗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4.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生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倾销鸦片 |
B.传播宗教 |
C.输出资本 |
D.打开市场 |
25.
英国入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下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 |
26.
“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7.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 |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 |
5.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4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