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1)一百多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材料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请回答:(1)一百多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3题)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改革
A.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
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
C.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代 |
D.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
4.
有学者认为“针对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虽然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曾不停地向英国政府呼吁对华战争,但英国政府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直到得悉道光帝下令断绝一切中英贸易后,英国议会才通过了对华战争案。”该学者意在说明
A. 广州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无关
B. 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C. 断绝中英贸易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D. 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贸易战争
A. 广州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无关
B. 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C. 断绝中英贸易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D. 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贸易战争
5.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南京条约》 |
7.
198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电影轰动海内外。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不久,调整了大陆政策,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这部电影表现了


A.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七七事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
C.中共在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的首次大捷 |
8.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着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
9.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建国初期一幅名为《选好人,办好事》宣传画的宣传语,它说出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
12.
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3.
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情景。他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 |
D.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 |
14.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改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亚非会议顺利进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亚非会议顺利进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
C.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19.
世界市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到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
①日本的“开国” ②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③印度完全被法国控制 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①日本的“开国” ②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③印度完全被法国控制 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
“欧洲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航海和发现会比战争和重炮给世界带来更具有决定性的变化,延续了千年的中世纪将画上句号。新的时代……遵照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动的摩登时代将来临。”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新的时代”特征的是
A.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大量用于航海 |
B.航海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
C.发现是指美洲等地区的被发现 |
D.新的思考方式是指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 |
21.
英国人皮萨尔1871年来华,五年后又回到自己的祖国。五年间,他最有可能听到的时事新闻是
A.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 B.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
C.中国结束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 D.朋友在中国创办的自行车厂上班 |
22.
民族工业家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胡厥文曾感言:抗战期间,迁川工厂三百余家,辗转流离,损失惨重,仅在湘桂一带即损失三百二十万万元。胜利后,政府只允补助百分之一(即四万万元),现各厂因经济困难,只迁回一小部分……留川工厂则多变卖机器维持,精疲力竭,情况至惨。留川工厂的困境主要来自
A.封建地主阶级压制 | B.官僚资本主义压制 |
C.内战战火熊熊不息 | D.民族企业失去信心 |
23.
经济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工业在中国不断增多……在西方殖民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军阀主义夹缝中,我们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国人致力于实业……曾出现三大热潮。下列哪项是第二次热潮形成的原因之一( )
A.洋务运动对近代商办企业的诱导作用 |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为其提供了条件 |
C.内外交困下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
D.反对“二十一条”发起的抵制日货运动的促进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