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1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古今中外人类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人类几千年政治文明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而且正在逐步实现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
——2005年10月19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政治民主化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中国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艰辛历程有何启示?
2.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就伯利克里时代来说,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约四万人,其中有二万三千人从军常驻国外,还有一些人派驻盟国境内任监察官。留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公民,老弱病残者不少,加之乡下农民和城镇手工业者难以与会(公民大会)。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自由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侵犯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年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1679年
《人身保护法》
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
1689年
《权利法案》
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
 
材料三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麦迪逊语),这种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雅典在公民权的法律规定方面有何缺陷?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享有和行使公民权两方面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内容。说明这种机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
近代以来,各国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人教版教材》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教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民主精神?
(3)材料三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2.单选题(共35题)

4.
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订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
A.梭伦时期的元老院
B.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
C.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D.伯利克里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5.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
A.隋唐的科举制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D.欧美的代议制度
6.
西方学者哈里斯感叹道:“事实上,今天的学生在读了古代的相关记述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雅典的法庭是在具有说服力的演说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它们较少关注法律条文。”这表明当时古代雅典
A.缺乏明确的法律意识
B.法庭注重民主程序的操作
C.出现“强人政治”局面
D.突出辩论在司法中的影响
7.
恩格斯说:“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材料说明古罗马的法律
①保护私有财产为宗旨
②保留了一些习惯法的法规
③着重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④强制调解经济生活中纠纷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
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10.
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
11.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
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法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12.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都是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
④都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3.
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害怕代议制
②代议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③工人阶级斗争方式出现新变化
④普选制使得阶级斗争学说失去依据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
1832年初,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激进分子甚至制订了秘密的武装起义计划,由于代表贵族势力的托利党的让步,议会改革终于获得成功。下列不属于斗争的成果的是
A.取消许多衰败选区
B.新兴工业城市取得更多议席
C.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王权
D.英国的议会制度更加完善
15.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C.有民主政治特色的封建主义国家
D.现代工业较发达的封建军事国家
16.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制度
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17.
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杰斐逊代表的共和党主张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平民政治;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支持建立强力政府和精英政治。最终国会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组成。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
A.联邦制共和政体尚未完善
B.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妥协理念
C.美国制度设计的集权原则
D.政治精英掌控了权力的中枢
18.
(题文)1934年6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C.美国总统行使外交权力将不受限制
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19.
据报道,由于民主党、共和党在移民问题上分歧严重,美国参议院于2015年2月23日第四次未能通过国土安全部新一财年预算案。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该周内通过新预算案或临时拨款案,国土安全部十多万雇员将从2月28日起停薪。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影响了国土安全部的正常运转
B.美国两党在某些问题上互不相让,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美国两党交替执政、相互监督,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严重威胁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0.
阅读下列鸦片战争前英国国内政治活动的大事记:
1840年1月1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演说时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蒙受损失,并影响英王“尊严”。
1840年4月7日至9日,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辩论中提出出兵进攻中国。
1840年4月10日,英国议会下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对华战争军费案。
1840年4月10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论述正确的是
①英王在议会演讲但不立即决策说明元首是虚位,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②英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说明国王在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③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说明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④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费案后英王同意对华宣战,说明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具有毁灭性。”它是
A.国王B.内阁C.议会D.首相
22.
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结论
A.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
23.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B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美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C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A.A
B.B
C.C
D.D
24.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5.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B.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26.
1859年,清军与英国和法国军队大沽口之役后,咸丰帝说:“惟驭夷之法,究须剿抚兼施,若专事攻击,恐兵连祸结,终无了期,不如乘此获胜之后,设法抚驭,仍令就我范围,主为妥善。”这说明
①清政府不愿与英法激化矛盾
②咸丰帝对进行大沽口之役有所悔意
③咸丰帝决心一心对外
④清政府对英法缺乏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
“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其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28.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政府十分得意,认为这是“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次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了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
A.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的盟主地位
B.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产品扩展中国市场
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利益又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感激
D.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9.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华北交通要道的破袭;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扩大战果;第三阶段(10月6 日至翌年1月24 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D.徐州会战
30.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1.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32.
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进行了窑洞对话。黄炎培在谈到历史发展时,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立民主法制制度,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B.实行“一五”计划,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进行三大改造,努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抗美援朝,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
33.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困际威塑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
34.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明显体现了***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确立“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
C.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D.提出“打倒美帝苏修”的主张
35.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海合作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36.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1957年
1965年
1972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80年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7.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38.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3.选择题(共15题)

3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1.如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13

42.如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13

43.如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13

44.You ________ my teacher.
45.You ________ my teacher.
46.

完成对话
A: How was your vacation, Fred?
B: {#blank#}1{#/blank#} .
A: {#blank#}2{#/blank#} ?
B: I went to the U.S. with my parents.
A: Cool! {#blank#}3{#/blank#}  in the U.S.?
B: First we went to Los Angeles(洛杉矶). My uncle lives there. Then we went to New York to see my cousin.
A: {#blank#}4{#/blank#} ?
B: It was a little warm but sunny.
A: Did you see any movie stars in Los Angeles?
B: No, but I saw Tom Cruise in New York. He was at a restaurant! I got his autograph.
A: Wow! That’s great!  What else did you do in New York?
B: Hmm…Oh yeah, I also went to Central Park.{#blank#}5{#/blank#} there! .

47.

完成对话
A: How was your vacation, Fred?
B: {#blank#}1{#/blank#} .
A: {#blank#}2{#/blank#} ?
B: I went to the U.S. with my parents.
A: Cool! {#blank#}3{#/blank#}  in the U.S.?
B: First we went to Los Angeles(洛杉矶). My uncle lives there. Then we went to New York to see my cousin.
A: {#blank#}4{#/blank#} ?
B: It was a little warm but sunny.
A: Did you see any movie stars in Los Angeles?
B: No, but I saw Tom Cruise in New York. He was at a restaurant! I got his autograph.
A: Wow! That’s great!  What else did you do in New York?
B: Hmm…Oh yeah, I also went to Central Park.{#blank#}5{#/blank#} there! .

48.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七比三。
49.1米﹣3分米={#blank#}1{#/blank#}分米,4厘米={#blank#}2{#/blank#}毫米,8千米={#blank#}3{#/blank#}米

6000米+4000米={#blank#}4{#/blank#}千米,1吨﹣800千克={#blank#}5{#/blank#}千克,

7000千克={#blank#}6{#/blank#}吨,3小时={#blank#}7{#/blank#}分,4分={#blank#}8{#/blank#}秒.

50.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下图乙),回答下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51.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下图乙),回答下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52.

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发生变化的程度大小。如果用横轴代表需求量,纵轴代表收入,下图能正确反映高档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是(   )。

53.

读下图“中东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