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0年来,通过庆祝“世界母语日”(每年2月21日)来宣传世界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的六次高潮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的六次高潮

——据李传松《中国外语教育史初探》整理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反映的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任选三个时期)由此指出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遗留的封建俸禄制度给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1876年政府发给每个有俸禄的武士一份金禄公债证书,将每个人年俸禄以公债形式一次支付10倍,今后不再支给现金俸禄。所发的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从第6年起,每年以抽签方式偿还,在30年内偿清。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金禄公债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遗留的封建俸禄制度给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1876年政府发给每个有俸禄的武士一份金禄公债证书,将每个人年俸禄以公债形式一次支付10倍,今后不再支给现金俸禄。所发的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从第6年起,每年以抽签方式偿还,在30年内偿清。
——《日本通史》
材料二 1876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国家银行法,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三年内日本国立银行暴涨到153家。同时,银行开设特殊的贴现窗口,直接对重点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货币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治政府发行金禄公债的目的是什么?有俸禄的武士阶层在发行金禄公债举措中有何得失?(2)根据材料二,概括金禄公债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识读下列两幅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图片,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一所示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2)图一、图二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怎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识读下列两幅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图片,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一所示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2)图一、图二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怎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单选题- (共8题)
4.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
5.
罗马帝国时期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
D.罗马开始颁行《十二铜表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
6.
邵龙宝在《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中写道:“古代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以下符合材料的论述是
A.这说明雅典民主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
B.导致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
C.罗马法强调外邦人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 |
D.外邦人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
7.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8.
近代中国某理论被史学家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民生、计划的社会、福利经济,以及反对外国的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情感全部掺杂在一起。”下列口号与此对应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排满兴汉光复河山”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重点发展煤炭、钢铁、水泥、机械等重工业。日本的意图是
A.在东北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B.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 |
C.将东北变成日本的原料产地 |
D.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 |
10.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
A.新生工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
B.小资产阶级逐渐被消灭 |
C.社会被分化为工人和资本家 |
D.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 |
11.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15---16世纪的大航海运动,古老的地中海贸易路线被土耳其人破坏和新的贸易路线产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
B.文艺复兴运动扩张到欧洲其他国家 |
C.意大利天主教会的极力压制 |
D.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大功告成。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