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1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0/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中国明清时期)“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官吏们因循苟且,阿谀逢迎,百务废弛,效率极低,钱粮亏空,讼案山积。”
——摘自教科书和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英国的行政权由内阁行使,对议会负责;司法权由议会上院行使;立法权在议会下院。”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科书和《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美国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材料四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材料五 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材料三、四、五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国君主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两国分别实行的是何种政治体制?(6分)
(2)根据材料四,分析这些规定实现了哪些平衡?(2分)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五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4分)
(4)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原则。(2分)

2.单选题(共11题)

2.
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立法者梭伦取消了公民的债务,废止了债务奴隶制,并根据收入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决定公民所要承担的政治义务,等级越高,担任的公共职务越高。他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民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这些表明当时雅典政治的特点是
A.僭主政治B.寡头政治C.民主政治起步D.民主政治鼎盛
3.
古代西方绝大多数卓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演说家、政治家、艺术家,要么是雅典人,要么是长期生活在雅典的人,这说明
①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②雅典人聪明   ③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可能大量涌现    ④雅典的风水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
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小国寡民,独立自治B.贵族制的流行C.君主制的盛行D.公民政治的盛行
5.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一文明包括
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拉丁字母、《汉谟拉比法典》
C.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6.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7.
有人说,英国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们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的相对独立性
D.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9.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
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
10.
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
A.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特权,限制王权
B.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限制议会权力
C.制定了定期召开议会决定国家重大事宜的制度
D.确立了议会主权,规定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11.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人民起义不断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12.
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有关这场这场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美国19世纪的一场内战
B.战争双方都出于非正义的目的而进行厮杀
C.林肯下令进攻南方的行为是合乎1787年美国宪法精神的
D.战争结束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

3.选择题(共7题)

13.

我们只有{#blank#}1{#/blank#},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14.

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同学关系:{#blank#}1{#/blank#}。师生关系:{#blank#}2{#/blank#}。

15.

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同学关系:{#blank#}1{#/blank#}。师生关系:{#blank#}2{#/blank#}。

16.

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同学关系:{#blank#}1{#/blank#}。师生关系:{#blank#}2{#/blank#}。

17.由5个一,9个十分之一,2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18.人体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19.一个班级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