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1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根据李约瑟博士所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2.单选题(共16题)

3.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4.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5.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6.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7.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8.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10.
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11.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12.
“清前期外贸中,‘只卖不买’导致外银大量流入……‘白银时代’之说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两个说法的叠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闭关锁国”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中心
B.合理的经济政策使清朝进入“白银时代”
C.自然经济下清朝前期仍是世界经济大国
D.广州十三行推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13.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15.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如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
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
16.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7.
中国古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成就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A.战国时期B.唐朝C.宋朝D.明朝
18.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3.选择题(共7题)

19.

加法算式是{#blank#}1{#/blank#}

乘法算式是{#blank#}2{#/blank#}或{#blank#}3{#/blank#};口诀是{#blank#}4{#/blank#}。

20.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思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21.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思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22.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热。(     )
2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热。(     )
25.

九年级学生小丁一家共有4口人。爸爸是老师,工作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双休日还要参加新课程培训;妈妈原是下岗工人,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尽管她不 太喜欢这份工作,但仍做得很认真,遇到问题总是向老师傅请教,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最近受到了表彰;爷爷已经70岁了,是个热心人,平日在社区转悠,遇到别 人有困难总爱上去帮忙,还在社区里抓了好几个小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