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1.
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以担任国家的执政官、司库。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他们可以担任国家的执政官。第三等级:年收入在200麦斗以上,称为“牛轭级”,他们只能担任低级官吏。第四等级:200麦斗以下,统称为“日佣级”,他们与国家的一切官职无缘。这些材料(摘自梭伦改革)所涉及内容的最主要影响是:
A.按土地收入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 |
B.一部分地位很高的贵族,由于其经济状况有限,被划分在三、四等级 |
C.有利于雅典从贵族制向民主制的发展,从而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D.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
2.
公元前5世纪,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
A.经济富庶农业发达 |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
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
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
3.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当时的公民社会是
A.等级社会 |
B.民主社会 |
C.平等社会 |
D.专制社会 |
4.
伯利克里曾经自豪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他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每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决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古希腊民主政治所蕴藏的法律理念主要是
A.三权分立 | B.集体管理 |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
5.
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遇到以下的案子时,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③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③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6.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罗马法是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利益 |
B.《十二铜表法》没有给平民带来任何好处 |
C.继《十二铜表法》之后最有影响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
7.
戴克里先是古罗马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君主,于284年11月至305年5月在位。其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下列关于他的其它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他统治期间,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
B.他首先在罗马确立起个人独裁统治,建立元首制 |
C.他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
D.他在位期间,罗马的法律发展到完备阶段 |
9.
自1997年起就担任首相的布莱尔已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卸任,接替他的是工党的新领袖布朗。下列关于英国政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一个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那么这一党的领袖就可以上台组阁 |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C.内阁如受到下院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
D.首相是下院多数党领袖,掌握实权 |
10.
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个联邦制,它既避免了各州独立的一盘散沙,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害,既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又保障了地方的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这样就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材料表明联邦制的确立调和了
A.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 B.南北之间的矛盾 |
C.中央集权派与地方自治派之间的矛盾 | D.国会两院之间的矛盾 |
11.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13.
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对这种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可收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效果 | B.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 |
C.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废除了这种办法 | D.对作战十分有利 |
2.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