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812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2/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为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北京乡土史,某班学生布置了如下的展览。
展览一 悠悠古城
唐代幽州城(今北京)内的居民住在四面有坊墙围隔的“坊”内。市在城市的北部,有市墙相围。市场内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椒、笋、粳米、布帛、丝绸、茶叶大量来自于南方。

——摘编自《北京通史》

展览二 古都新声

展览三老号新韵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幽州城的经济发展状况。
(2)结合所学,指出两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概括《中外纪闻》和《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
(3)请从第二、四阶段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分析同仁堂发展的历史原因。
2.
(20分)在历史上,对于某些重大的问题,思想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为政

主题二孔教

(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出现各自主张的背景。(12分)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教”的态度及其目的。(8分)
3.
体育是时代、社会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古希腊城邦时期的体育
在希腊的城邦中,尤其是在那些以战争为主要目的的城邦中,一切可以挣钱的工作和职业被认为是自由民所不应从事的。应该把希腊看作是一个运动员和战士的社会。
古希腊人对生命的珍惜和眷念,对名誉和成功的热烈追求都是十分强烈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得冠者不但被载入史册,还被绘在陶瓷花瓶上,他们的形象被铸成雕像,事迹被编入诗歌中。
主题二 中国宋代的体育活动

主题三民国时期的体育
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在我国,则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所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也。”“且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而无以平均其势力。”为此,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军事编制,开设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
主题四新中国的少数民族体育
1953年11月,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天津举办。参加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的,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等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结合所学,分析古希腊人重视体育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体育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体育活动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的教育方针;分析蔡元培推行此种教育方针的目的。
(4)结合所学,说明举办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背景和意义。

2.单选题(共26题)

4.
在古希腊,“创造了一种平衡的等级体系,其中人人都享有某些权力”的政治家是()
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柏拉图
5.
《民法大全》认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帝国制定“全人类共同的法律”主要是为了协调
A.罗马帝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关系
C.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D.罗马公民与奴隶的关系
6.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我从不为内阁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是因为
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②内阁不必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④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7.
西方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开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在十六七世纪中这里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工业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心理状态和价值尺度。”文中的“社会政治结构”奠基于()
A.《大宪章》B.《权利请愿书》
C.《大抗议书》D.《权利法案》
8.
英国革命前夕,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议会和法律的关系B.清教徒和国教徒的关系
C.国王和议会的关系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关系
9.
《口口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文中的口口应该填上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
10.
下列口号,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遣儿打东洋”  ②“到解放区去”
③“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④“扶清灭洋”
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③D.③②①④
11.
***写过大量反映革命历史的诗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对应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
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B.“文革”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的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3.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一边倒”
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D.“求同存异”
14.
结合所学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①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②中国人口在宋元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③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④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A.①③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③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
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闭关锁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
17.
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而战胜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8.
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19.
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
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20.
日本学者认为,1540 -1610年间,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意大利。这个时期意大利科技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意大利是当时世界最富有地区
21.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B.《政府论》
C.《社会契约论》D.《论法的精神》
22.
史书记载:“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版铸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例、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蓝;曰红团,以朱。”这可用来证明宋代
A.放宽了对商业的控制
B.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C.采用彩色套印技术
D.重视商业税收
23.
在汉代,某人要修建储存粮食的仓窖,他可以参考()
A.《九章算术》B.《黄帝内经》C.《授时历》D.《石氏星表》
24.
歌德在评述某人的学说时写道:“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意识倒转过来。因为若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赘美的颂歌和宗教的故事呢。”歌德称颂的人是()
A.哥伦布B.牛顿C.哥白尼D.达尔文
25.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图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D.严复的《天演论》
26.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27.
1978年,我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意义是()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准备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8.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奠基者是()
A.李四光B.钱学森C.袁隆平D.詹天佑
29.
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3.选择题(共16题)

30.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把人当坐骑,还把自己比做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而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乘机起兵攻夏,并推翻了夏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请回答:

31.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把人当坐骑,还把自己比做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而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乘机起兵攻夏,并推翻了夏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请回答:

32.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33.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4.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5.如果用a%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s表示该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请你比较a值和s值的大小,并说明为什么?
36.如果用a%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s表示该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请你比较a值和s值的大小,并说明为什么?
37.下列关于半坡氏族聚落说法不正确的是(   )
38.下列关于半坡氏族聚落说法不正确的是(   )
39.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40.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4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42.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43.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44.半坡聚落的餐桌上可能有(   )
45.下列国家中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