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0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古今中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理顺与否与一个国家或王朝的兴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军事、外交是联邦专有权,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
材料三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第二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材料一指的是我国古代的哪种地方制度?与材料二相比,两者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上有何不同? 
(2)比较材料三、四在政治制度上的异同。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当前应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单选题(共19题)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改革
A.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代
D.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3.
古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执政后规定: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一规定对民主政治的实质意义是(  )
A.增加公民的家庭收入B.吸引公民去观赏戏剧
C.提高公民的参政水平D.增加公民参政的热情
4.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主张人人自由平等
C.罗马法主张消灭私有制
D.罗马法体现务实的精神
5.
(题文)下图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漫画《砍倒腐朽老树》。图中老树象征衰败选区制度,主张改革的人士要求“砍树”,维护衰败选区制度的人士全力“护树”,结果引发了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选举改革。主张“砍树”的人士中最积极且最有实力的是
A.工业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新贵族和手工业者
6.
1875年宪法反映了法国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
共和派力量虽有发展,但不足以单独制宪;保皇派虽无力复辟,但把某些政治要求塞进了宪法。由此来看1875年宪法(  )
A.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直接产物B.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互妥协的结果
C.是共和派在议会占绝对优势的结果D.表明保皇派对复辟已经丧失信心
7.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B.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8.
右图是一幅有关当今美国政治体制的漫画。此漫画的寓意是( )
A.邦联政府是软弱无能政府B.权力制衡保障了民主自由
C.分权导致了部门间的矛盾D.美国政体是个丑陋的怪物
9.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10.
太平天国建国后,在外交方面“视天下为一家,以同拜上帝为兄弟;实行通商自由,允许外商自由出入贸易,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承认和接受不平等条约;外国应向太平天国纳贡,天王是各国之主”。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
A.正确认识到西方侵略者的本质B.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
C.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确立了成熟的外交政策
11.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暴力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C.城市中心论D.议会斗争
13.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兴起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4.
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对材料中的“这场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
A.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B.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革命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5.
1848年诞生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C.《资本论》的出版D.《四月提纲》的提出
16.
台湾学者鲁凡之在《论中国一一神州巨变》中指出:“先进”而力量微弱的香港与“落后”而力量强大的大陆之间互相牵制,使“一国两制”得以实行。对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是(    )
A.“一国两制”政策的影响B.香港人民的愿望
C.香港经济的疲软D.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
17.
“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下列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18.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
有一个时期人们听到最多的话有两句:一句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一句是“人民翻身做主人”。这一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战胜利后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后
20.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