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清江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0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6

1.判断题(共4题)

1.
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对议会负责,从此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新体制。
2.
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3.
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4.
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定军山》,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的电影放映。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5.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普遍法则”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科学家的发现淘汰了中世纪的“宇宙图景”?
(2)材料二中“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指欧洲什么运动?指出这一运动的领袖及其主要主张。
(3)材料三表明,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理想化王国”绝不是合乎理性的,结合所学知识,以法国为例,分别从文学、美术方面各举一例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作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3.单选题(共15题)

6.
“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古希腊改革中的()
A. 按财产赋予政治权力 B. 成立陪审法庭
C. 废除债务奴隶 D. 发放观剧津贴
7.
如下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
B. 《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C.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
8.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9.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1.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抗战
B. 淞沪会战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
12.
马克思认为,“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这个“起义”指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3.
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14.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推动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B. 表明中央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方针
C. 明确两岸“九二共识”立场
D. 直接促使台湾当局允许老兵赴大陆探亲
15.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持此言论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
法国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对“人”的“动力线”的理解准确的是
A.宗教神权学说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精神
D.社会主义原则
17.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18.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这段节选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以下哪位人物之手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9.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提出了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统一战线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0.
2014年2月,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去世。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
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