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雅典的民主又有什么缺陷?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雅典的民主又有什么缺陷?
2.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张毅同学在探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时整理出如下笔记。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独立宣言》,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1787年宪法把联邦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总统掌握立法权。
(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帝国皇帝“统而不治”。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独立宣言》,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1787年宪法把联邦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总统掌握立法权。
(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帝国皇帝“统而不治”。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羊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受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份界历史》
材料三: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可有什么特点及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材料一: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羊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受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份界历史》
材料三: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可有什么特点及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2.论述题- (共1题)
4.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教版《历史》必修Ⅰ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他们还曾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十多年不召集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王的专制十分不满,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3)根据材料,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4)概括材料四关于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观点。你赞同吗,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教版《历史》必修Ⅰ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他们还曾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十多年不召集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王的专制十分不满,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3)根据材料,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4)概括材料四关于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观点。你赞同吗,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3.单选题- (共9题)
5.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
C.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
6.
古代世界,等级制度或私有制的国家中上层社会对婚姻的约束大多局限在同等级之间的联姻,但古代雅典则规定了公民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而且他们的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是一致的。公民身份是占有土地的前提,而占有土地又是公民身份的基础。这些规定
A.保证了雅典公民血统的纯洁性 |
B.表明雅典公民权以土地多少为衡量标准 |
C.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稳定性 |
D.表明农业是雅典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 |
7.
(题文)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A.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 |
B.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 |
C.小州决定着战争走向 |
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
8.
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次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① |
9.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C.文化途径迥异 |
D.国力对比变化 |
10.
有学者说,正是万隆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万隆会议
A.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 B.其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 D.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
11.
“美国的政治精英始终将美国妆扮成“世界各国的民主自由楷模”,是“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正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的,“美国人最支持这样的外交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又能服务于美国的理想”。美国政治精英们构筑的理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A.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 | B.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 |
C.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 | D.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