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03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3/3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农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因为迹象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经济复苏的兆头。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旗帜》
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与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扬《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和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评述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2.单选题(共16题)

2.
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C.实行“公职津贴制”D.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3.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联邦议会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代表组成,议员共58名,普鲁士拥有17名。议员不能自由投票,只能按照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而所有的一切法律,都必须经联邦议会的通过才能成为法律,如果是宪法修正案,必须3/4赞同方能通过。材料说明
A. 宪法受普鲁士主宰 B. 联邦议员没有投票权利
C. 联邦议会掌控立法 D. 各邦君主直接参与议会
4.
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出现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关系
C.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严重受限反映了德国代议制的不完善
5.
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②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③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④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6.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7.
《沛县文史资料选辑》中有这样三段文字(注:沛县位于江苏徐州):(一)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沛,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二)1941年,国民党沛县游击队拔出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三)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沛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此段材料有助于修正下列哪一认识?
A.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
B.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坚决抗击日伪军
C.抗战中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党主要在敌后进行抗战活动
8.
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国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实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列宁的这一主张意在
A.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9.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分权制衡与民主监督制度
10.
1954年1月9日周恩来指出:“从朝鲜问题看到亚洲方面一些迫切的国际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必须由各有关大国举行协商来加以审查和解决的阶段……中国认为,由即将在柏林召开的四国外长会议,导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五大国会议,来促进迫切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将会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及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这说明中国
A.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主张协商解决国际问题
11.
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应为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2.
在中东、美国拥有放大的海空军基地,为了让朋友放心,并威胁竞争对手;在东亚,美国海军把太平洋当做一个“美国的湖”,保证航运自由并让盟友安心;在欧洲,美国的军事支出占北约全部支出的75%。这一现象
A.说明美国保卫世界和平
B.是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体现
C.是两极格局终结的产物
D.表明多极化格局趋势严重受阻
13.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14.
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小农经济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
16.
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17.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手工业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
C.耕作方式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