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9届新高二暑假作业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015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7/8/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4日至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报道此次论坛。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示意图如下: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当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丝袍成为罗马上层的社会风尚.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四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请写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
(2)根据材料二、三,试分别归纳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及欧洲“商业革命”内涵的体现?
(3)根据材料四,概述19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16题)

2.
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B.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C.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D.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3.
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B. 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
C. 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 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4.
2016年4月21日迎来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寿辰,她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下列有关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权利说法错误的是
A.女王“统而不治”
B.世袭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王权受法律限制
D.拥有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5.
“第一流的外交艺术家成功地开辟了光荣解决问题的道路,把相互敌视的老、柬和越盟拉在一起欢宴。孟戴斯·弗朗斯的拜访,尼赫鲁的邀请给中国带来了与传统大国无差别的地位。”这次会议
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C.“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认同D.基本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6.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7.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8.
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9.
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
A.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C.发展阶段特征明显D.抑商政策制约发展
10.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普遍
D.小农经济稳定
11.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B.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
C.农村土地产权归属的分散D.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
12.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入官。若将人口、军品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陈仁锡《皇明世法录》)这段叙述所反映的历史概念是
A.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朝贡政策
13.
18世纪之前,欧洲王室以说法语为荣;19世纪之后,英语成为流行语言。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打倒封建王权B.法国启蒙思想促进欧洲思想解放
C.英国首先完成产业革命,经济繁荣D.法国征服欧洲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14.
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美国金融的崛起
B.荷兰商业的繁华
C.殖民霸权的更替
D.英国科技的先进
15.
1930年11月12日的《民国日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上海阐北区永安县丝厂职员金吉城,月收入约50余元。然而,1930年9月9日,全沪丝厂100余家停业,永安亦在停办之列,金因此失业……。”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存在极其严重的工人失业问题
B.官僚资本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生存艰难
16.
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D.英国主动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17.
《史记》中谈到楚国宛出产的兵器刃锋象蜂刺般厉害,学者判断是钢材制作的。而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过于柔软,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不可。公元1世纪时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比美。”中国兵器的优势得益于
A.灌钢法B.炒钢技术C.水力鼓风冶铁D.使用煤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