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80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
2.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关于启蒙运动的研究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学术追求,看下表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熊月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加林
三联书店
《法国革命论》
柏克
商务印书馆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

2.单选题(共25题)

3.
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
A.热烈拥护B.坚决反对C.无动于衷D.顺其自然
4.
“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5.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推进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6.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7.
“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其主要依据是蒸汽机的使用
A.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C.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8.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此画属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9.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10.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1.
《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12.
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13.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
14.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
15.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能证明该结论的是
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C.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势头
D.确认了美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16.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17.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D.和平与建设
18.
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法律文件是
A.《大西洋宪章》B.《租借法案》
C.《联合国家宣言》D.《开罗宣言》
19.
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
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
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
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20.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B.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C.七七事变D.二二六政变
21.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是
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
22.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B.军国主义盛行C.崇尚和平D.强权政治
2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24.
英德矛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其焦点是
A.争夺欧洲霸权B.争夺巴尔干半岛
C.争夺殖民地D.争夺海上霸权
25.
美国在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是(  )
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③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④参战得到美国人民的一致支持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6.
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
A.双方不分胜负
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
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
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存在
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地进行扩张
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