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提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商鞅《商君书》 |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 (宋朝)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 (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 | (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
根据材料,提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连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楼房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支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限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度,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大批拆除。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一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的存在着。
——摘编自(德)恩格斯《住宅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连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楼房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支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限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度,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大批拆除。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一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的存在着。
——摘编自(德)恩格斯《住宅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单选题- (共12题)
3.
牛津大学教授安东尼·安德鲁斯指出:“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建立于奴隶制度基础之上 |
B.古代民主制度与近现代民主制度无共通之处 |
C.近代民主制度由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而来 |
D.公元前6世纪是雅典民主制迅猛发展的阶段 |
4.
罗马法是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但“在一个长达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中,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显而易见,这样一个法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完全不相吻合。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对于罗马社会,至少是对于罗马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来说,罗马法其实是一种完全异质的法律。是一种非社会本质的法律。(选自江平《罗马法基础》)下列能够解释这种现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罗马法学家对法律制度研究的贡献 | B.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的双重经济 |
C.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 | D.罗马周边国家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 |
5.
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 |
B.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
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 |
6.
英国为对抗欧共体于1960年l月与奥地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后又两次申请加人欧共体,但未获批准。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2001年起,欧元正式流通,但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2016年5月24日公布全民公投结果.支持“脱欧”的为51.89%,而赞成“留欧”的占48.11%。这是欧洲一体化60多年历史进程中,首次出现成员国通过全民公投的形式决定正式退出,英国这一过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英国的国际地位不断衰落 | B.全球化进程受阻 |
C.欧盟内部矛盾凸显 | D.国家利益至上 |
7.
今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可以追溯到冷战处于胶着时期的1958年。出于对核战爆发、所有通迅系统瘫痪、所有无法替代的信息也会被摧毁的恐惧,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这—史实最能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
B.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 |
C.国家对经济有力干预 |
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
8.
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
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 |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 |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
9.
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 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 | 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
10.
下面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重工业领域发展相对疲软 |
B.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得较为迅猛 |
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 |
D.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
11.
当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太平天国起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兴大臣,开始主动改革开放,发展“洋务运动”。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团体——“绅商”。绅商的诞生
A.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 |
B.导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 |
C.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
D.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 |
12.
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年份 | 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 | 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有同类产品) | 总税则 | |||
必需品 | 合计 | 无出口 | 有出口 | 合计 | | |
1928年 | 5.1 | 5.1 | 8.1 | 6.7 | 4.1 | 4.3 |
1929年 | 22.2 | 17.2 | 18.3 | 13.8 | 9.0 | 10.3 |
1930年 | 23.6 | 17.7 | 25.1 | 13.2 | 10.2 | 12.0 |
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 |
B.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
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
13.
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上述情况的出现,说明
A.群众对股票买卖的认识更加深入 |
B.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 |
C.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 |
D.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