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1题)
1.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在政治上,把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第四等级
A.由出身低贱的公民组成 |
B.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
C.可以担任政府官职 |
D.允许参选“四百人会议” |
3.
雅典国家机构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
B.法律至上 |
C.权力制约 |
D.轮流执政 |
4.
首先站出来为苏格拉底辩护的是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定义雅典的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
A.是形式上的民主代替了实际上的不民主 | B.是最广泛和最狭隘的民主的附合体 |
C.是民主的统治阶级统治广大奴隶的工具 | D.是多数人的民主统治少数人的工具 |
5.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
C.共同的宗教信仰 |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
6.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 |
B.公民意识强烈 |
C.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
D.人文精神浓厚 |
7.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
B.保障公民平等 |
C.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
D.维护贵族政治 |
10.
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A.显露革命苗头 |
B.政治近代化滞后 |
C.军国主义强盛 |
D.没有代议制特征 |
12.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A.“光荣革命”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巨大退步 |
B.责任内阁制是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核心 |
C.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与制衡 |
D.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同样具有建设性 |
13.
只有根据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兵变法案》,国王政府才能成立军事法庭,惩办逃兵和哗变者。这表明
A.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
B.议会能够干预国王的行政权 |
C.国王权力受制于议会 |
D.国王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 |
14.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
B.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
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
D.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
15.
(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这项条款应出自
A.美国1787年宪法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16.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17.
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
B.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
C.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
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
18.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
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
19.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分乎?”其意在说明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
B.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外流 |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
20.
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库存银数 | 新收银数 | 支出银数 | 实存银数 |
咸丰元年(1851年) | 844.0962 | 850.8529 | 956.9910 | 737.9581 |
咸丰二年 | 737.9581 | 836.1837 | 1032.6172 | 541.5246 |
咸丰三年 | 541.5246 | 475.3397 | 847.1746 | 169.6897 |
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
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
21.
沙俄为诱迫清廷承认它侵占东三省合法化,首先表示承认李鸿章代表资格,赞同与清廷议和。英、德等国希银索取更多利益,强烈反对与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政权开议,拒不承认李鸿章的代表资格。最后,英德等国转变态度,同意李鸿章代表政府,并约定
A.英商进口税宜秉公议定则例 |
B.“他人毋得骚扰”天主教传教者 |
C.惩治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 |
D.缔约各方领土间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