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9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雅典的政治制度及其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单选题(共12题)

2.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在政治上,把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第四等级
A.由出身低贱的公民组成
B.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C.可以担任政府官职
D.允许参选“四百人会议”
3.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之间近乎绝对的平等.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个人无论好坏,其权力或权威一旦对民主政治集体议政的制度形成威胁,就有可能成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B.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
C.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D.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4.
《古代法》中说:“所有古代社会往往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所以单单出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真正的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文中的“某种方法”应指实施了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5.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C.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6.
罗马法中有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这部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7.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8.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一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时代结束
B.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9.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10.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在形式上授予议会中多数党领袖组阁权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当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映: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使此项法案在10天后自行生效。由此可见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可以制约国会的权力
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总统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12.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使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这些改革措施
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使广大工人、妇女获得政治权利
D.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13.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3.选择题(共1题)

14.

读中南半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