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材料中的“政治革命”主要是指
A.颁布解负令 |
B.实行财产等级制 |
C.设立四百人会议 |
D.组建陪审法庭 |
3.
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伯利克里时代首创的是
A.组建公民大会 |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
D.发放观剧津贴 |
4.
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
C.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
5.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人亦应遭受同样伤害。上述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 | B.维护了贵族的一些特权 |
C.体现平民的利益诉求 | 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
6.
罗马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以上材料说明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 | B.保障平民权益 | C.保护私有财产 | D.凸显人文精神 |
7.
罗马帝国212年颁布的《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上述规定有利于
A.稳固帝国的统治 |
B.保护奴隶利益 |
C.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
D.区别公民与非公民 |
9.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