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改变了美国处理与欧洲关系的方式,为此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它播下了制度的种子,逐渐将西欧连接在一起,建立了欧洲经济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约等机制,为弥合历史久远的分歧奠定了基础。”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马歇尔计划讲话50周年时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歇尔计划出笼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2)综合材料一、二,从实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改变了美国处理与欧洲关系的方式,为此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它播下了制度的种子,逐渐将西欧连接在一起,建立了欧洲经济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约等机制,为弥合历史久远的分歧奠定了基础。”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马歇尔计划讲话50周年时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歇尔计划出笼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2)综合材料一、二,从实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2.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1849年,英国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航海条例的废除打破了大船主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和人民版教科书必修二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该准则的确立对世界经济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1947年10月30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协定按照美国提倡的“门户开放”原则,承认最惠国待遇的普遍适应性和消除贸易壁垒的必要性,宣称要“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的生产与交换”,“降低关税”,“消除国际商业上的差别待遇”等。这些都是针对英法等国在战前所实行的贸易特惠制和关税同盟而提出来的,反映了美国企图通过自由竞争,凭经济实力夺取所占有的排他性市场的意图。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并指出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1849年,英国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航海条例的废除打破了大船主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和人民版教科书必修二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该准则的确立对世界经济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1947年10月30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协定按照美国提倡的“门户开放”原则,承认最惠国待遇的普遍适应性和消除贸易壁垒的必要性,宣称要“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的生产与交换”,“降低关税”,“消除国际商业上的差别待遇”等。这些都是针对英法等国在战前所实行的贸易特惠制和关税同盟而提出来的,反映了美国企图通过自由竞争,凭经济实力夺取所占有的排他性市场的意图。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并指出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和作用。
3.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对于当世的君主有大旨如下的劝告:你们国弱的不是想强,国强的不是想更强,甚至用武力统一天下吗?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过大部分你们所采的手段,尤其是你们所认为最贤明的手段,尤其是儒家所进献的手段,若不是和你们的目的相反,便是离你们的目的很远。……不要把心放在贤人上!不要怕人不忠,怕人作弊,要设法使人不能不忠,不敢作弊!……只要出可靠的重赏,什么事也有人替你们做到。只要布置着无可逃避的重刑,什么弊也可以禁绝。……要使人民服从,与其用爱,不如用威。……臣之尊君至少应当比得上子之尊父。……所以“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主要思想,并指出韩非的思想主要来源。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国人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简述陈独秀在伦理的觉悟上作出了什么特殊贡献?
材料一
韩非对于当世的君主有大旨如下的劝告:你们国弱的不是想强,国强的不是想更强,甚至用武力统一天下吗?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过大部分你们所采的手段,尤其是你们所认为最贤明的手段,尤其是儒家所进献的手段,若不是和你们的目的相反,便是离你们的目的很远。……不要把心放在贤人上!不要怕人不忠,怕人作弊,要设法使人不能不忠,不敢作弊!……只要出可靠的重赏,什么事也有人替你们做到。只要布置着无可逃避的重刑,什么弊也可以禁绝。……要使人民服从,与其用爱,不如用威。……臣之尊君至少应当比得上子之尊父。……所以“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主要思想,并指出韩非的思想主要来源。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国人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简述陈独秀在伦理的觉悟上作出了什么特殊贡献?
2.单选题- (共19题)
4.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在政治上,把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第四等级
A.由出身低贱的公民组成 |
B.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
C.可以担任政府官职 |
D.允许参选“四百人会议” |
6.
1927年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9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军队名称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八路军
④人民解放军
①红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八路军
④人民解放军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①③④ |
D.③②④① |
7.
教育部基教司2017年1号函件指出:在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举措凸显出
A.九一八事变表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
D.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 |
8.
19世纪初期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主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则进行了“批判的批判”。其表现为
A.领导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B.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C.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 D.撰写《共产党宣言》1872年版序言 |
9.
图为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 |
B.“文革”期间人大制度遭到完全破坏 |
C.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得以拨乱反正 |
D.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经曲折发展 |
10.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下列选项中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④提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④提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11.
1950年中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1962年,中印两国发生边界冲突。由此可见,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 | B.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 |
C.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歧 | D.和平共处原则的共识 |
12.
“华沙条约缔约国注意到欧洲发生的深刻变化,为贯彻实施政治协商委员会1990年6月7日莫斯科会议的决议,他们作为平等主权国家决定在1991年3月前取消它的军事组织和机构。”该决定
A.标志两极对峙的形成 |
B.敲响苏联解体的丧钟 |
C.宣告两极格局的结束 |
D.导致东欧剧变的产生 |
13.
据《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江南地区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B.传统生产方式的变化 |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D.男尊女卑习俗的改变 |
14.
图为唐宋时期制瓷业分布示意图其中,反映②处制瓷业发展状况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B.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
C.皇帝年号名古城,瓷业高峰在此都 |
D.人物花鸟釉下彩,绘画诗文神韵浓 |
15.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说:“约390年以前,我的祖先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给万历皇帝写信,表示希望英中之间贸易能够得到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万历皇帝的态度是:
A.实行“通藩禁令”,拒绝中英贸易 |
B.允许英商与中国官方进行贸易 |
C.限制英商在广州一口贸易 |
D.开放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五口通商 |
16.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条件的,下列不属于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条件的是
A.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
B.海外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海外市场 |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和政治保障 |
D.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
17.
图表数据源于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图表数据不能反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1893 | 15.6 | 81.8 | 2.6 |
1910 | 39.8 | 41.4 | 18.8 |
1920 | 40.1 | 39.4 | 20.5 |
A.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
B.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 |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
D.中国重工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18.
“二五计划”(1958—1962)期间的主题词是“大跃进”,但事实并没有“跃进”,而是出现了下图所示的局面。导致这一经济局面的原因有

①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
②日益恶劣的国际形势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

①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
②日益恶劣的国际形势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风》是《诗经》的精粹,著名篇章有《生民》《公刘》等 |
B.杜甫诗风凝重与沉郁,著名篇章有《秋兴八首》《春望》等 |
C.柳永的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
D.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
20.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写道:“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题干“□□□□”处省略的内容是
A.民主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
B.民族革命民主革命政治革命 |
C.政治革命民主革命社会革命 |
D.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
21.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以上观点最有可能出自于***的理论著作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B.《井冈山的斗争》 |
C.《新民主主义论》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