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2.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2.单选题- (共11题)
3.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
A.直接民主 |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
C.代议制民主 |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
4.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A.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D.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
5.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②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①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②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 B.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 |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 D.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
8.
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
B.声明了大清所处的正义立场 |
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
D.力求坚定民众抵抗信心 |
9.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
B.卢沟桥事变爆发 |
C.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 |
D.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
10.
1954年12月,***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
11.
西方学者评价道: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的会师”,意味着传统欧洲在国际中心舞台的“隐退消失”。为防止传统欧洲“隐退消失”,战后西欧的联合自强活动是
A.发表“铁幕”演说 |
B.参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
C.加入“北约”组织 |
D.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
12.
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山姆大叔”此举的目的有

①遏制苏联力量的崛起
②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③扩大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稳定西欧经济,扶持控制西欧

①遏制苏联力量的崛起
②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③扩大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稳定西欧经济,扶持控制西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B.表明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的支持 |
C.表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